倪匡's Blog, page 121

September 26, 2017

無味女人

日本少女買不起名牌,只好用國貨,所以歐洲的時裝在日本流行不起來,她們有自己的一套設計,古古怪怪,異常誇張。


像鬆糕鞋,已愈穿愈高,隨時仆街,這也難怪她們,長得矮嘛。


金毛還在大行其道,剪短髮的少女不乏其人,從後面看去,男女都一樣,從前還有留長髮的男人被認錯是女的,現在長髮短髮亂溝,一律金色,怎分得出雌雄?


頭髮一染,就要一直染下去,不然髮根長出黑東西來,就有髒相了。


是的,日本飛女給我的感覺總是髒兮兮的,聽說還有些不碰水,當然也少洗澡了,身材再美,也惡心。


辦公室裏的OL,就不能染成金毛了,但是棕髮幾乎是千篇一律,這也被公司的頭頭接受了,再下去,請不到人時,也只有讓部下個個金毛。


OL跟風跟得厲害,有幾本流行的雜誌指導者她們一切行為。穿甚麼,吃甚麼,受人擺佈,好過自主。


流行起乾淨來,OL都扮得乾淨,要乾淨,先從洗手間做起,雜誌說,大家跟風。


這一下子可好,連出恭不准有聲音。OL拚命避免,也行不通,聰明的商人即刻生產一種沖廁發音機,OL走進去後一按掣,撲通撲通,遮蓋了令人尷尬的響聲。


我們這次去北海道的西式酒店吃午餐,洗手間內就裝了這麼一個道具,香港的眾女士嘖嘖稱奇,其實幾年前已經流行過,不是甚麼新奇的玩意兒。


藥商更想出除臭丸,日本OL當成避孕藥那麼猛吞。


我沒有和她們一起走進過洗手間,不知效果如何?


但是沒有自己主意的女人,不但是那方面沒味道,做人也沒甚麼味道吧?


分類:05-蔡瀾五談日本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September 26, 2017 15:00

September 25, 2017

大食

又是一個旅行的終結,大家覺得有點可惜,時間過得那麼快。


「參加農曆新年那一團,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又厚著臉皮,乘機宣傳。


臨走前遊函館朝市,這是全日本最大的晨早市場之一,各種海鮮,應有盡有。


走過亞拉斯加螃蟹檔,小販們把整隻大蟹活生生地煮熟了,拿把剪刀剪開螃蟹腳,要我們免費試吃。這幾天我已吃得生厭,但小販說在電視上看過我,高帽拚命戴。也好,吃牠一口。啊!原來那麼甜,現煮現吃,才有這種味道。大家都試了,結果一人買了一大隻,四公斤重,要賣八百塊港幣。


煮過很多隻螃蟹之後,鍋中的湯也拿出來賣,加了一點麵豉,每碗湯中還有幾大塊螃蟹肉,三百円一碗。


再走過幾檔,看見燒海膽,一個個海膽剝開,裏面的膏分八瓣,肥肥油油、紅紅橙橙的在火上燒個一兩分鐘,吃起來,又與刺身不同,但鮮甜的感覺是一様。


有些團友買了一整條的三文魚,我則勸其他人說要買就買肚腩那條邊東西好了,這個部分最多油,最精彩,煎一煎,油漏得滿鑊,香味噴出,不可抗拒。


最後鑽進「道南食堂」去吃中飯,賣的是很地道的日本漁民食物,魚不是烤就是用清酒煮,花樣極多。


目前鰊魚最肥大最豐收,鰊魚多骨,不吃牠的肉,只食其子,爽爽脆脆,在口中爆炸,叫為「數之子」。這種魚子常吃,不出奇,但這裏賣的不是魚卵,而是魚精子,就很稀奇了,非常好吃,不是文字能形容。


最後,小販們把大家買的東西用發泡膠箱子裝好,一車車幫我們送到旅遊巴士上,我算了算,還沒有從前那一團的大食姑婆買得那麼多。


分類:05-蔡瀾五談日本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September 25, 2017 15:00

September 24, 2017

海老天

北海道的札幌空港,有全日本最大的商場,我們的團友做最後一分鐘的衝刺,大包小包買個不亦樂乎,尤其是一大瓶一公斤的牛奶,用塑膠盒包裝好,打不爛,大家都捧了幾瓶上飛機。


我來過好多次,對購物已無興趣,跑到三樓的餐廳街,找到我常光顧的一家叫「海老天」的天婦羅店。


普通客人都要一客套餐,賣得十分便宜。登機還早,我坐在櫃臺前面,一種種慢慢點,來幾瓶清酒,是消磨時間的最佳辦法。


炸天羅婦的鍋,為了免將滾油燙到客人,有一個半圓形的大鐵罩罩著,鐵罩上面沾滿了炸渣和油跡,這是愛乾淨的日本很避忌的事。


原因出於裝炸渣的桶放在鐵罩前面,大師傅撈起那些炸剩的廢料,經過鐵罩放入桶裏,所以弄得髒兮兮。


油很滾,炸蝦時餵了粉下鍋。那個表情畏懼的大師傅每將魚蝦放進鍋時,就像仍手榴彈那樣,一丟進去,即刻彈開,以防滾油爆炸出來弄傷身體。


唉,那都是因為他在剝殼後沒有用一張布或紙把蝦身的水分吸乾。水滴遇到滾油,才會炸開。連這一點也不懂,做甚麼大師傅?


我先點了一些刺身送酒,北海道的北寄貝是最新鮮的了,還有一種像我們的響螺的貝殼類,肉質又爽脆又甜美。


接著就叫炸的東西了,當然由竹節蝦開始,再來比甜蝦大數倍的牡丹蝦。海膽也能用紫菜包裹來炸,外面天婦羅裏面刺身。


多春魚炸得骨頭全脆,很厚的鮮魷也非常好吃,又來一片甜得漏糖的炸番薯。


炸得皮又厚又硬,技術九流,但內容一流,是整個機場最好吃的餐廳。


地址:千歲空港三樓,自動電梯一上即找到。電話:0123-46-5656


分類:05-蔡瀾五談日本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September 24, 2017 15:00

September 23, 2017

二葉

在北海道吃了好幾餐螃蟹和魷魚刺身,有點悶,到了札幌,餐廳花樣多,要吃些甚麼?結果決定了鰻魚飯。哪一家最古老呢?我問。


「二葉。」星港旅遊的副社長小笠原說:「戰前我已經去吃過。」


日本敗戰已有五十年,可真是老店了。日本料理之中,每一個市鎮都有家鰻魚飯店。代代相傳,仍頑固地保持水準做下去。


餐廳開在札幌市紅燈區的附近,零零丁丁一家人,共有兩層。


爬上窄小的樓梯,二樓通常是榻榻米房間,等待中坐得比較舒服。好的鰻魚店一定得等,客人下定單之後才劏鰻魚,又蒸又燒,至少二十分鐘。如果是即叫即上桌的鰻魚店,不去也罷,一定不夠好吃。


看菜單,日本人叫為「御獻立」,只有寥寥數種選擇,分中、上、特三種,價錢由一千六百円到三千三百円,愈高級的店舖,愈沒那麼多花樣。我貪心地要了一客,還指定「特大」的那種,三千八百円。另外加一客烤鰻魚內臟,三百五十円。


店裏生意並不好,只有我們幾個客。鰻魚夏天肥大,日本人認為吃了才有精力,冬天就很少光顧,是定吃鰻魚是吃那層皮,牠生命力強,甚麼時候都有點肥膏,沒有問題的。


等了好久才上桌,打開漆盒,一整條大鰻魚烤得又甜又香,鋪在飯上,真是誘人。


鰻魚飯自古以來算是高級料理,當天婦羅和壽司都賣四五錢的年代,鰻魚要賣一円。女作家林英美子在她的處女作《放浪記》中說,每天辛辛苦苦地打工,也不過是數文錢,從不夠吃一盒鰻魚飯,只有拚命地進修,最後才出人頭地。有靈性的人,從食物中也能悟出道理。


地址:札幌市中央區南六條西七丁目。電話: 511-1410


分類:05-蔡瀾五談日本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September 23, 2017 15:00

September 22, 2017

在往札幌途中店,見到軟雪糕,明知自己支氣管有點毛病,吃凍東西會咳,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買了再說。


諸團友問:「好吃嗎?好吃嗎?」


我只點頭不作聲,已經買了第二筒。北海道的牛奶又濃又香,做起雪糕來, 根本不能抗拒,大家吃了都讚許。


休息後直奔札幌,入住該市最好的Park Hotel,上次遇江澤民來也住這裏,保安人員麕集,搞到我們出入都不方便。


酒店高層數人親自前來歡迎,熟悉的面孔,分外親切,總經理笑盈盈地說:「謝謝你又帶來那麼多的客人!」


「客氣話可以免了,每個人再少收一千円吧!」我也笑著。


幾位高層即刻笑不出來了。我說:「今天是聖誕前夕,招呼好一點就是,不談生意。」


對方又笑得出了:「這份聖誕禮物真好。」


團友們趕去購物,我也跟著買,要了一副眼鏡,鏡框比乒乓球還輕,鏡面是最新型的,輕得可以浮在水上。


晚上眾人集中在旅館的宴會廳吃聖誕大餐,開香檳。


外面積了一片雪,可惜不下,大家還是去拍照,也算是個白色聖誕了。


星港旅遊的同事們由香港帶了幾個聖誕玩意兒來,說是比日本花樣多,其實是省點錢,在這裏買東西,貴得要死。


拿著哨子吹吹,戴上面具,拋出彩色繽紛的紙條,幾十年沒扮兒童了,大家樂得很。雖說是大餐,到底是洋鬼子的食物,我們都不滿足,飯後踏著雪,到附近的街頭的「時計臺拉麵館」,這裏的麵最好吃,大家你一大碗我一大碗,肚子脹得不能動彈,才肯睡覺。


分類:05-蔡瀾五談日本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September 22, 2017 15:00

September 21, 2017

電腦勞工

我們入住的Sapporo Park Hotel是天皇宿泊級的,在北海道札幌數一數二。


經營這家酒店是Garden Hotels Group和三井觀光團體集團。


現在,要找到這家旅館的資料,可以上它的網http://www.hoteland.com,隨便甚麼人都可以登記做會員...


雖然全國只有三十一家旅館,這個集團的強項在於北海道各地,一共有十四間不同地區的選擇。成為會員之後,不但在住宿,也可利用它的大廳請客或舉行婚禮,各餐廳的預約等等,都很方便直接。


從電郵中你可以找到很詳細的資料和圖片,對各旅店做一了解,並可以商量房租,像本來是多少多少,淡季時,則可討價還價,總之他們想做成你的生意為止。


一加入,每個月都有一次抽籤,禮物為免費的宿泊或者餐券,也許是高級商品。


在電腦上訂了房間,入住時只要走進大堂,把電腦編號告訴櫃臺,check in的手續就很快地辦完。


日本在這一兩年才知道非跟得上歐美不可,在網址上下功夫,類似的酒店資料將陸續出現,我一知道即刻告訴大家,下次來日本就可以節省金錢和麻煩。


不過一切需要用日文。英語的話,他們要找專人繙譯,回答得甚花時間,這也是日本在這方面落後的原因。


再下去,旅行社一定被直接訂房代替,又快又便宜,為甚麼要給中間人賺一筆?機票也是一樣的。至於語言的障礙,可由客戶用中文詢問,即刻經設在大陸的繙譯中心,轉日語;英文方面,繙譯工作盡可交印度去辦。真想不到電腦也要靠這兩地的賤價勞工去解決。


分類:05-蔡瀾五談日本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September 21, 2017 15:00

蔡瀾@微博妙答3

[image error]


書名 : 蔡瀾@微博妙答3

出版社 : 天地圖書

ISBN : 9789888254224

出版年月 : 2013/07

定價 : HK$ 78.00


分類:蔡瀾作品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September 21, 2017 00:00

September 20, 2017

七度竃

相信康子一定看過,冬天在北海道有很多樹,葉子已剝落,只剩下鮮紅顏色的花,尤其是上面被白雪蓋住,更顯嬌豔。它是名副其實的雪中花,又令我懷念朱家欣、朱家鼎兄弟的令尊朱旭華先生,他在抗戰中用了「朱血花」為筆名,寫反日文章。


仔細觀察,原來這些花並不是花,而是一圈圈的紅色種子組成,遠看似一朵朵,近觀是個別的一小粒一小粒。


這種樹應該是由歐洲傳到北海道的,它有一個普通英文名,叫Rowan。屬玫塊種,學名為Sorbusacuparia。


希臘神話中早已記載叫生命之樹,宙斯有個叫哈比的女兒所種,哈比有化老為年輕的力量,也保護著天杯。但是天杯被魔鬼搶去,天神們派了一隻老鷹去奪回,劇烈的戰爭中,老鷹掉了一枚羽毛,在地下就長出Rowan樹來,滴下血,就變成了那些鮮紅的種子。


在北歐,Rowan的神話更有很多版本,日本人叫它為「七竃」(Nanakamado),中國名為「七度竃」。


日本的傳說中認為它的木頭很堅硬,在火中燃燒七次也燒不壞,但實際並非如此,一燒成灰。在外國還有個名字叫「山灰Mountain Ash」較為貼切。


七度竃的葉是羽狀複葉,披針形。初夏,枝頭長出五瓣的白色的小花,這才是真正的花。扮成花狀的果實初是綠色,入冬之後變紅,在嚴寒之中,最為鮮豔。


別以為我博學,資料完全由網中搜來,你我都會,關鍵出在肯不肯問。總得有點根據才找得出,我去了北海道不止數十次,見到了就問,終於有個老頭說出Nanakamado這個拼音,才追索到的。


分類:05-蔡瀾五談日本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September 20, 2017 15:00

鰻魚飯

[image error]


日本料理大行其道,全世界都有,各種各樣的店鋪林立,最受歡迎的是壽司店,其次是拉麵,天婦羅也多人吃,但懷石料理較麻煩,所以少人經營,其中最不受重視的是日本齋菜,稱為精進料理,其實當今吃素的人多,開家日本齋館是一盤生意。


我去日本,除了牛肉之外,最愛光顧鰻魚專門店,在國外開的,沒有一家比在日本吃到的更好。起初是不會欣賞的,因為我們吃不慣帶甜的菜式,鰻魚的蒲燒,依靠很甜的醬汁,而且鰻魚肉帶着小刺,吃慣了連細骨都能嚥下,剛剛接觸時,是很難接受的。


蒲燒鰻魚非常肥美甘甜,會吃上癮來,很難罷休,現在已經愈來愈多人欣賞。為甚麼鰻魚店在外國難經營,只能當成日本餐的一部份,而不是鰻魚專門店呢?


原因很簡單,真正的鰻魚飯,製作過程繁複,先要劏開鰻魚,起了中間那條硬骨,再拔肉中細骨,然後把肉蒸熟,再拿去在炭上烤,一面烤一面淋上甜醬汁,一客鰻魚飯,從下單到上桌,至少需要半個小時,中午繁忙時間客人殺到,要等多久才能吃到?


日本菜中技巧最難掌控的是天婦羅,是一種由生變熟的學問,表面那層皮得薄如蟬翼,浸在汁中即化。要炸多久,用甚麼溫度,全靠師傅多年累積下來的經驗,劣質的天婦羅一吃即膩,皮厚得不得了,吃下去會感到胸悶的。


鰻魚的蒲燒不同,只要有耐性,在家中也能做得好,從前在邵氏有位當日本翻譯的陳先生,做得一手好鰻魚飯,不遜於日本鰻魚店的老師傅。


當今最難的,是找不到野生的鰻魚,日本全國的鰻魚店,有九十五巴仙用的都是人工養殖的,剩下那少數,得去各地名店找。東京的「野田岩」,是其中之一還用野生的,此店已有二百年歷史,早在七八十年前已到巴黎開分店,那個美好年代,法國人已學會欣賞。


其他的有「石橋」、「色川」和「尾花」等,「竹葉亭」是我在日本生活時經常光顧的,因為我的辦公室就在京橋。京橋地鐵站前面就有一家它的分店,去熟了招呼甚佳,邵逸夫前妻生前也喜愛吃鰻魚飯,來了東京必和她去光顧京橋的「竹葉亭」,日前乘車經過,好像已經結業了,當今最多人去的還是他們在銀座大街上那家,但因不接受訂座,門口不斷地排長龍,各位還是去他們的本店好了,古老的建築物中吃鰻魚飯,有特別的感受,而且可以訂座。


地址:東京中央區銀座8-14-7


電話:+813-3542-0789


除了這些名店,我到日本鄉郊各地旅行,也不停去找當地的鰻魚專門店,很奇怪地,各處均有一兩家屹立不倒,其他料理店一間間關門,鰻魚店老闆只要專心做,總可以做下去,並且一定有一群喜愛吃鰻魚飯的客人,忠心耿耿地跟隨。


到這些小店去,和老闆們一談起鰻魚,絕對有說不完的話題,大家熟絡了,他們會拿出一些獨家的佳餚出來給我吃,像鰻魚內臟做的種種漬物,每家都不同。


蒲燒之外,當然有白燒,那是不加醬汁的,只要鰻魚夠肥大,怎麼做都好吃。最普通的吃法,是把鰻魚燒了,鋪在飯上,盛飯的有長方形的漆盒,或者圓形的,如果叫「鰻重」,那就是一層飯打底,加一層鰻魚在中間,再鋪飯,最後又再鋪鰻魚。


吃時撒上的山椒粉,就是我們所謂的花椒了,最初吃不慣,還覺得有種肥皂的味道呢,喜歡了就不停地、大量地撒。


另外,最有味道的是那碗湯,中間有條鰻魚的腸,吃起來苦苦哋,也會吃上癮。有些鰻魚店還有烤鰻魚腸可以另叫,喜歡的人吃完一碟又一碟,每碟有兩三串,日本人稱為Kimo,有些還連着鰻魚的肝,更肥更美味。


當今到鰻魚店,有些湯中已見不到鰻魚腸了,那是因為所有的鰻魚都是由中國進口,進口的鰻魚,容易腐爛,腸就先丟棄了。


要是想吃鰻魚的原味,可以到韓國去,那裡還有很多野生的,又肥又大,他們通常是把肉起了,放在炭上燒,像吃烤牛肉一樣,如果要吃日本式的蒲燒,在韓國也能找到一些專門店供應。


野生鰻魚始終和養殖的不同,初試的人分辨不出,吃久了便知有天淵之別。每次提到野生鰻魚,我都想起在外國的公園散步,湖中的鰻魚多不勝數,洋人不會做也不敢去碰,那是多麼可惜的事。我去到澳洲,會請餐廳主人派人去抓,他們一定有他們的辦法拿到,蒲燒是不會做的,但拿來紅燒,也是一大享受。


養殖的鰻魚蒲燒起來,懂得吃的人會吃出一股泥土味道,這味道來自皮下的那層脂肪,將它去掉,加上醬汁,只吃鰻魚的肥肉,是可以接受的,友人高木崇行在新加坡經營日本料理,他說用進口已經烤好的中國鰻魚,把皮去掉,重新淋醬汁再烤,然後鋪在飯上,是可以吃到與日本鰻魚店相差不了多少的味道,今後我會用他的方法自行研究,看看是否能夠做得出來。


分類:蔡瀾談飲食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September 20, 2017 00:00

September 19, 2017

小池商店

到了日本,浸過溫泉,有些人上了癮,返港後沒得泡,怎麼辦?就去買一包包的溫泉粉溶於浴缸內,聊勝於無。


這包東西是甚麼做的不知道,但絕對是化學品。撒入水中「喳」的一聲起泡泡,就那麼把整缸水染成俗氣和五顏六色,而且還發出像汽車內用的香精那種異味,非常恐怖。


有效嗎?像浸真正的溫泉嗎?你去用吧!我對它一點好感也沒有,雖然包裝上寫著全國著名溫泉的名字為號召。


但我也用溫泉粉的,是一種叫「天然湯之花」的東西,把溫泉水像製鹽一般曬乾,沉澱含著酸化珪素、酸化鋁、酸化第二鐵、酸化鈣和酸化磷,一包二百五十克,寫著可以用十五至二十次,我不相信,分五回罷了,每包五百円,合三十五塊港幣,也不算貴。


一般的藥店買不到,要到鄉下的土產舖中購入。這次去了北海道的屈路湖砂湯這個地方,在一家叫「小池商店」裏看到。帶了一箱回來。


這家小店還有一件很特別的東西,那就是日本最貴的雪糕,叫Create,簡稱CR。


包裝分普通的雪糕杯,一盒三百五十円,合二十幾塊港幣。如果說是日本最貴,那就是全世界最貴的了。貴一定好吃嗎?日本東西一分錢一分貨,的確比其他牌子的美味。


另一種包裝是放進一個圓型禮品盒中,打開一看有六塊半月型的東西,像芝士,更貴。


「小池商店」裏還有這種牌子的軟雪糕,在任何地方也買不到,店主解釋說雪糕公司的老闆是他的親戚,給他這個特權。


如果你去不了屈斜路,那麼在札幌的機場的「三越」也可以找到。


地址:北海道川上郡第子屈町沙場


電話:01548-4-2755


分類:05-蔡瀾五談日本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September 19, 2017 15:00

倪匡's Blog

倪匡
倪匡 isn't a Goodreads Author (yet), but they do have a blog, so here are some recent posts imported from their feed.
Follow 倪匡's blog with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