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s Blog, page 130
July 22, 2017
慢餐店
出外景有時也並不都是樂事,像趕時間吃早餐時,日本工作人員問:「要去哪裏?」
「順路的餐廳好了,別兜迷路,浪費時間。」我說。
「那又要吃甚麼呢?」
「隨便,甚麼都吃。」
這一回答,可後悔了,司機一車,就把我們一大班人車到一家西洋快餐店。
簡直想起來就要作嘔,為甚麼不要求吃日本式的早餐呢?但君子一言,甚麼馬難追,只有硬著頭皮跟著走進去。
替每一個人點了他們要吃的,自己要了一杯熱水,本來叫茶的,但是知道這種地方的茶一定淡得透明,只染點棕色算數,所以只要水,從口袋中掏出四包茶包放進去,讓它焗個半天,才夠濃。
同事拿了餐牌到我前面,指著圖片說:「請你問問他們,我要把配菜的沙律換薯仔,可以不可以?」
「日本人的頭腦轉不過來,一定不會替你換的。」我回答。
同事一臉「你不問怎麼知道」的表情,唉,好心做到底,把侍者喚來,用日語說:「這位客人要將沙律換薯仔。」
此君搖搖頭,千鞠躬萬鞠躬地道歉,很客氣地:「我們……我們做不到。」
我向同事做了一個「你看,不是像我所說不行嗎?」的表情。
香港人做事很靈活,想要別地方的人也跟我們一樣,絕對不可能的。
等、等、等個老半天,菜還不來,探頭進去廚房裏一看,只有一嘴邊無毛的小子在做菜。
同事嘆了一口氣:「說是快餐店,應該叫為慢餐店。」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July 21, 2017
正式通過
日之丸、君之代,為甚麼到現在才正式成為日本的國旗和國歌?
一九九九年二月,廣島的一位中學校長受到官方的壓力,要他在學生的畢業典禮中升國旗唱國歌,至今,這一回事是讓校方自由地舉辦不受干涉,隨校長決定。但這一年上頭的指示很明確,校長正要屈服,老師們大力反對,結果進退兩難,校長吊頸自殺了。
戰國主義幽魂未散的日本政府,即刻乘這機會要國會投票,確定國旗和國歌的地位,一向以來這兩種東西一直存在,沒有人疑問過,現在倉倉卒卒地通過法律,許多日本人反而感到深深的憤慨,認為政府做事一手遮天。
每一屆的首相們都想去靖國神社拜祭戰士亡魂,竄改教科書等等行為,都是因為日本人生長在島國,小裏小氣地不敢承認事實,戰敗後也不肯正式道歉。不像德國人,早就低頭認罪,就不必搞那麼多花樣了。
法律通過的那一天,剛好是原子彈炸長崎的紀念日,落在八月九號,哪有那麼巧談的事?明明在抗議盟軍做錯了事嘛!
對東南亞諸國,不管日本政府怎麼說,太陽旗還是象徵著恐怖的軍事侵略,但是國家政府所發表的反應,完全是基於不得罪有生意來往的日本。菲律賓政府說我們沒有問題。韓國政府說深切注意事情的發展。中國政府承認為歷史上的理由各有各的看法。
民間對這件事看法就不那麼寬容,都大肆抨擊,但反對有甚麼用?還不是照買他們的電視機和電飯煲?問日本市民反應,不關心的居多,有知識的人咒罵政府強迫他們的子女站起來唱國歌,老一輩的說當然應該通過。
怎麼說都好,日本人認為是一面太陽旗,但我們看來,像是一塊有毒的紅膏藥。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July 20, 2017
Kimigayo
日本政府宣佈國旗中的紅膏藥,一定要佔整面旗的五分之三,而且一定要放在中間。
至於國歌,在政府機構和學校中一定要唱。
不聽話的人怎麼處分?政府倒是輕輕帶過,說交給教育局去處理。
這部是因為不敢太過得罪學校,一切由一名校長自殺而引起,沒那麼容易平息。
從美學觀點,日本旗是單調得俗氣,白色旗面當中一粒紅東西,象徵太陽的話,更恐怖的海軍旗,發出紅色光線,應該更順眼。
由音樂感來看,國歌《君之代Kimigayo》節奏太慢,和法國的《馬賽進行曲》根本沒有得比,歌詞用古老的文字,更是晦澀。
Kimigayo譯起來是:
千萬年來皇君快樂地統治我們,請繼續領導人民吧。
我們的皇君!
當今雖然是一堆碎石,一代復一代必然成為堅固的巨巖,上面長滿青苔的放彩。
是粗略的意思,日本古文根本沒有辦法繙成外語,所以政府到現在還沒有國歌歌詞的官方英譯或中譯。
日本年輕人會唱全首歌兒的並不多,加上這些年來政府沒有正式限定學生們一定要唱,許多學校可免則免了。
廣島的市民受原子彈的災害,深愛和平,覺得這些和軍國主義有關的東西,愈快忘掉愈好,是反對政府決定的主力軍,相信他們的聲音,唱起來比國歌還響。
自民黨政府,老一派人居多,遲早要死掉的,代取之新執政黨一定會將軍國陰氣趕散,這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不必太過擔心。
街頭訪問中,有個染了金頭髮的少女走過,記者擋著路問她道:「你知道甚麼是Kimigayo嗎?」
金髮少女瞪大了眼睛:「Kimigayo?是不是AC米蘭的足球明星?」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July 19, 2017
無情
日本人雖然很有禮貌,左鞠躬右鞠躬,出口閉口來一句Sumimasen對不起,但這是全無意義的話,對不起來幹甚麼?又沒做錯事?
說他們合群,也並不是,像去大牌檔吃東西,你坐這一家就吃這一家,不能從旁邊那一檔叫來吃,分得很清楚,不像香港那樣可以一口氣由幾檔人叫東西。
就算同一間店,也不靈活應變。如果吃牛肉火鍋就是牛肉,蟹鍋是蟹鍋,不能兩樣肉一起吃。記得倪匡兄有一次來日本時就遇到同一個情形,他老人家一氣起來,牛鍋來一客,蟹鍋來一客,兩個鍋溝成一鍋,結果遭受白眼。要是當時我在場,一定為他和店主吵起來。
死腦筋的例子,我曾經舉過,像火車站內洗手間,小便處排了長龍,大便處一個人也沒有,你就是不能在大便處小便。
等交通燈也是一樣,半夜三更鬼都看不見一隻,但是如果亮了紅燈,站在那裏動也不動,非見綠燈再過不可。
日本人的家庭觀念也很怪,別讓電視片集《同在屋簷下》騙去,其實他們是沒甚麼親情的。不相信嗎?請到日本的餐廳去,從來沒有一家人圍著吃飯的,看到的或者是一群年輕人,也許是一對老伴侶。香港人星期天一家,拖著幾個叫叫嚷嚷的小鬼飲茶的現象,在日本絕對看不到。
日本人一老,經濟狀況好的會搬到避暑別墅去住,差的便躲在組屋的一室,孤孤零零,養隻貓養條狗在作伴,兒女們老死不相往來,至到葬禮才團聚。
這次來日本,遇到一個三十年不見的老同學,他向我說:「對你的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年你叫我放假時,回鄉下去探望老母,說不去會後悔。結果我去了,發現這是我做人最有意思的一件事。」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北方點心
[image error]
飯量愈來愈少,零食居多,對於點心,卻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香港定居下來,晨早的飲茶,已是生活的一部份。食之不厭,每次出國,回來之後,翌日的第一餐,首選粵式點心。
從五十多年前開始,我就是「陸羽」的茶客,記得當年在永吉街的二樓,還有一個陽台,擺着張小桌子。坐在室外,看人來人往,吸着香港自由的空氣,水滾茶靚,一盅兩件,是仙人的早餐。
經濟開放後的廣州,到處有美好的點心,但也逐漸地添油加醬,看着假螃蟹肉的小碟,吃得很不開心。幸好有間「白天鵝」,燒賣還是手剁的豬肉,水準的確不比香港的差。
經一輪裝修,「白天鵝」最初的點心也只會鋪上一些廉價黑松露醬來賣錢,令我非常的不滿,後來大概給顧客投訴得多了,又逐漸回復當年的水平,我認為還是廣州最好的早餐去處,尤其是他們的麥皮叉燒包,做得異常美味,我每次光顧,都要打包一兩打返港。
點心這種文化將會永遠地流傳下去,只要大人帶過小孩上一次茶樓,他們便一生記得,長大後說甚麼也要尋覓這種味道,就算在海外,美國、澳洲、日本的中國餐館中,還是有早茶喝,味道還可以,受不了的是那種份量,一籠燒賣四個,每粒個頭都有拳頭般大,吃上一籠,中飯也不想再吃了,那叫點心?應稱填肚。
傳統點心的花樣多得不得了,但一般廚子和開餐廳的都以為要有新意才能留住舊客,把蝦餃做成兔子、熊貓,豆沙包做成花菇,的確很像,但味道確實一般。
有些所謂高級的茶樓,更不惜工本地在食材上玩花樣,像甚麼蟲草、猴頭菇等,下得最多的,是完全沒有味道的冰凍松茸,真是悶出鳥來。
我當然不會反對有點新花樣,要是粵式的再也想不出來,還有滬式的可以參考呀,北方點心的變化更多,為了尋求花樣,去了北京一趟,再到天津吃。
這次由好友洪亮帶路,去北京老店「富華齋」。坐下,一看菜單,好傢伙,有「六茶飲」、「六餑餑」、「四香食」、「一品粥」,共三十六樣。
「進門點心」,有「奶卷子」和「蘇子茶食」,前者為奶製品,捲着果仁和山楂糕。後者的蘇子茶食為鹹味點心,外層酥皮,裡面包有芝麻餡,吃後上一杯茉莉香片。
「怎麼又鹹又甜,北京人不介意這種吃法?」我問。
「這麼多年來,就是這種吃法,宮廷裡也一樣。」王希富師傅說。
王希富先生,是僅存的宮廷菜師傅,對於滿漢全席也十分熟悉,簡直是一本活字典,是國寶級人物。
接着就是餑餑了,所謂餑餑,就是我們印象中的餅,先上「翻毛月餅」,很大的一個,為甚麼叫翻毛?因為皮很酥很粉,一拍桌子,皮就掉一層,當今也只有「富華齋」賣。
再上棗泥餅、玫瑰餅、蘿蔔絲餅,印象最深的是玫瑰餅,只限用妙峰山的玫瑰花,每年五月底採摘,去掉花蒂花蕊,只留花瓣,加白糖揉製,後放入冰箱讓玫瑰發酵半年。妙峰山的玫瑰水份最少,花味最香,種植玫瑰已有三百年歷史,真是好吃得不得了,各位未吃過一定要試試看。
跟着上的是宮廷奶茶,用的是熟普,較一般濃數倍,剛好適合我的口味,除了全奶,還加花生、長白山的松子、核桃和榛子。
王希富的外祖父陳光壽是清朝御膳房廚師,做茶也有一套,被稱為茶王,擅做奶茶,王希富學了,做給我喝,我對奶茶沒有興趣,但他做的我一飲數杯,面不改色。
再來是「四大件」:瓜仁松油餅、百果餅、桂花栗蓉酥和奶油薩其馬,我最感興趣的也就是薩其馬,宮廷裡的不一定做得比外面的人好吃,但正宗。
薩其馬原名「馬奶子糖沾」,馬奶子指的是枸杞子。狗狗聲不好聽,改為馬,而薩是滿族獨特的姓氏。這裡做的用槐花蜜,平均三斤點心用一斤蜜,不加膨化劑,只用雞蛋打發,和麵味用奶油,上面一層果料很高,要達整個薩其馬的四分之一,特別美味。
跟着的「四行件」有乾菜月餅、豌豆糕、玫瑰火燒、八寶缸爐。「乾菜月餅」已沒甚麼人會做了,要把梅乾菜切碎,和肉末加在一起做餡。
接着是兩奶碗、奶酪栗子冰和奶油八寶茶。
「四炸貨」有炸三角、鹿肉酥、餎餷餅和見風消。「見風消」現代人聽都沒聽過,是用玫瑰和桂花做餅皮,薄得被風一吹就沒了,故名之。
「兩冷碗」是果子乾和杏仁豆腐,「三清茶」是龍井、梅花和佛手。「六坐庵」是落果花糕、酥排叉、糖火燒、杏仁乾糧、白來紅、勺子餑餑。「四香食」是野雞爪、齊菜絲、香撈花生和八寶醬瓜。「一品粥」是糜子酸粥,「送客茶」是特級山鳳烏龍茶。
我已飽到不能動了,做法和食材也沒辦法詳細記載。吃完,再去試天津的「祥禾餑餑店」,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做的「一盒酥」,這個從小聽到大的典故「一人一口酥」的原形,吃得特別有感覺。
那麼多樣點心,好吃嗎?說句良心話,我這個南方人並不像北方人那麼會欣賞北方點心,餅居多,應叫為北方餅,可以參考的是他們的甜點。至於鹹的,我還是覺得廣東點心好吃,北京朋友絕對不會同意,這點我能理解的。
分類:蔡瀾談飲食

July 18, 2017
雪中溫泉
由香港乘國泰直飛北海道,除了拍攝吃東西之外,溫泉更是不能缺乏的。
發現先頭部隊給我的選擇實在太差,酒店的露天風呂,假山假石,太過人工化;鄉下旅館的又太小,不夠氣派。真擔心沒有好東西拿出來給觀眾看。
不死心,自己再去找,東問西問之下,給我找到了豐平峽溫泉這個地方。
豐平峽在札幌市南區定山溪六○八番地二號,沒有旅館,只是一個食堂和一個公共浴場,甚麼人都隨時可以去入浴。
外表實在平平無奇,走進室內浴室,也是一個普通的池槽,但是打開門一看。嘩,各處的樹梢和巖石上,都積滿了雪,溫泉的蒸氣升上半空,又凝雪下降,好一個美麗的天然溫泉,我來了日本那麼多次,還沒見過那麼巨大的,連北海道以外的人都不知道。
先跑去見這家人的老闆尾中美文,說明來意,對方竟然不考慮地馬上說好,不必收費,儘管拍吧:「不過……」
「不過甚麼?」我以為有甚麼難題,急著搶問。
「不過你說有個女明星也要一同入浴,她得經過男賓部才能走進那露天溫泉。」老闆說:「那麼多的赤裸裸的男人,她怕不怕?」
我翻成英文給李綺虹聽,她說:「怕甚麼?我在加拿大的時候,就想開一個天體營!」
想不到這小妮子那麼大方,用日文翻譯,對方也讚許李綺虹的膽色。
拍攝展開,我們兩人浸在溫泉中聊天,叫了一壺酒,兩個杯,用木盆盛著,飄了過來,喝完之後一推,又把木盆和空杯浮著流遠。
美中不足的是雪太細了。雪,要大片才好看,日本人稱之為牡丹雪的滿天飛,才夠氣氛,但是凡事有點缺陷,比完美好。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July 17, 2017
吸油紙
年輕女子到京都,最想買的是甚麼?時裝?手提電話?中年婦人呢?和服?茶葉?
都不是,她們有個共同點,買最流行的吸油紙,而且指定是Yojiya出品的。
有甚麼特別?Yojiya的吸油紙吸油力強,愛美的女人化好妝,臉油還是滲透出來,用這張薄薄的紙,就可以吸盡它。
不相信自己臉上有油嗎?往面上貼後,整張紙是油,即刻證明給你看看!
這一下子可瘋了,遊客到京都,大包小包搶購,本店在新京極橋,另在衹園、先斗町、三條、嵯峨野嵐山也各開一家,其他分行布滿整個日本。
商標設計一流,是一面鏡中照著一個女人的臉,黑白二色。因為鏡子是圓形的,顯得鏡中女人胖嘟嘟,加上一撮頭髮,令客人過目不忘。
吸油紙分幾種大小,發展出裝紙的盒子和紙上有粉彩的紙,各種顏色。走進店裏,商品林立,多不勝數。
其中有個小小的瓷盒,盒底塗了一層薄薄紅顏色東西,那就是最原始的胭脂了,價錢很貴,只能用幾次,大家都捨不得出手購買,其實是最難得的一種化妝品。
到底是誰發明的吸油紙呢?傳說中是一位女強人。丈夫家裏賣金箔,金箔用一張薄紙包著,用完扔掉可惜,太太拿這些紙往臉上一貼,發現能吸油,就將它商品化,從一九○四年開始,通行至今。
每一間店都設有商品開發部,研究新產品,還有商品推展部促銷之。
在外國也流行了起來,這家公司設有一個網址讓大家來郵購。誰能想像一張薄薄的紙,成為京都的一個重要的工業呢?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July 16, 2017
噴霧劑
札幌的火車站,在地下開了個廣場,足足有四條街那麼巨大。我對普通購物已失去興趣,但一有新事物,非看一下不可。
地下街,日本人發展得最好,尤其在常積雪的北海道,更有這種需要,從前去過的只是一般的食肆和商店,這一條,有甚麼不同?
商店推出新主意,所有新主意都和健康有關。有一間出售健康食品,順帶賣果汁。客人可把自己的病症狀況輸入電腦,電腦便會替你打出藥方,並免費送出藥丸。
像營養不足,店裏會推薦你喝香蕉汁,加入豆乳、綠茶,又扔幾顆維他命C和鈣片進去,亂攪一通。做出來的果汁味道古怪透頂,但客人認為對身體好,也就不理,喝完。
又有用大麥的葉子、椰菜精華、西芹、蘋果和西梅攪出來的汁,讓吃不夠蔬菜的人飲用,再加人參粉,當然難喝死人。
店前排了長龍,每杯賣三百円,合二十二塊五毛港幣,賺個滿缽。
以為旋轉壽司已不流行,哪知店內也坐滿客人。再不是以低級廉價來吸引,新款旋轉壽司乾淨高貴,賣的魚蝦蟹也是活生生的,但比傳統的店舖便宜出許多,人流轉得快嘛,收入多,價格就低了。
咖啡店打通前後門,當成走廊,餐桌擺在一邊,像是路邊檔,也有很多年輕人喜歡在這裏泡,日本客人很自律,坐久了自動走人,這種店在外國就要虧本。
產品最多的是化妝品店,一些不出名的牌子也包裝得很名貴,價錢便宜,少女們像發現一支正是名廠的紅酒,向友人推薦它的好處。
最好賣的是一種噴霧劑,不是少女們用的,而是買來送給老爸。它能消除老人特有的味道,最受年輕人歡迎,不知道有沒有一支噴臭飛的,相信老爸老媽都會來買。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July 15, 2017
千年蟲
日本的機構大起來,分行遍佈世界各個角落,如果一個職員安分守己地工作,不犯錯誤,就可以在東京或大阪的總部一直做下去,過幾十年,才陞上課長之一類的小角色。
但是,一旦出了毛病,也不炒你魷魚,把你派到山旮旯去,讓你在那裏消磨意志,有點像從前沙皇把人放逐到西伯利亞。
做大機構的總裁,當然是經過長遠的奮鬥才能爬得上去,有的靠實力,有的靠裙帶關係,大多數是某某功臣的兒子,背景才夠雄厚。
單單一個人,力量是不夠的,這個平步青雲的一定要有自己的班底,包括了智囊團,和一群yes man。這群人,有的是自己的同學。同學最可靠了,是還沒有進入狗鬥狗的社會就認識的。相信不會出賣自己,但往往就栽在這種人手裏。
有個性的,很難爬上去。一有個性就看不慣拍馬屁的人,而這些拍馬屁的人所說的話,大多數是上司愛聽的話。
我認識很多大機構的總裁,也和很多有個性的職員做了朋友。這次旅行,遇到一位,被貶到大陸鄉下分行去做經理,回家度假。
「我們那個總裁只會下命令,從來不管各地分行的死活。」朋友說。
「你去了那麼遠,他怎麼下命令?」我好奇地問:「是不是每天打電話?」
「幾百個分行,一個個打還得了?他都是用傳真,一傳幾百份。最新的指令是問我們做好了千年蟲的準備沒有?大部分分行都回覆說做好了。剩下幾十間沒答案。總裁大罵。最後,也都回覆,只剩下我那一家不理他,總裁只有親自打電話來責怪我。」
「那你用甚麼理由答他?」我追問。
朋友懶洋洋地:「我說我們的分行太小,還沒有裝電腦。」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July 14, 2017
老祖宗
Hello Kitty這種商標,已變為王國,侵佔了整個東南亞。
美國人有甚麼東西,日本一定模仿。你們出一條狗,我們就有一隻貓。
厲害的是小貓並無漫畫的支持,只是一隻無表情的動物,也能那麼流行起來。現在廠家只要見一種新產品,蓋上貓兒的標誌,就能賣得起來,像一副印鈔票的機器。
這熱潮能維持多久呢?一般的三五年已很了不起,但是這隻貓兒,估計還可以有十年以上的壽命;至少。
原因出在每一個喜歡牠的女人都不認老,以為自已永遠是個少女。
像美國人阻止不了日本人有樣學樣,日本人也阻止不了本國人的競爭。看得眼紅,其他人再推出一隻熊來。
這隻東西叫,Tare Panda,是無骨頭的熊貓,永遠躺在地上,香港人很會替人家取個親切的本地名,叫牠為趴地熊。
趴地熊的兩顆眼睛長得很開,頭扁。難看死了,怎麼會喜歡上牠呢?
靠氾濫市面的廣告呀,這隻東西不止是一個少女漫畫家的作品那麼簡單,背後一定有個大財團去支持牠。
原著精神才可貴,這些假貨都不及大師的作品,從來不覺得Hello Kitty和趴地熊有任何吸引人家的地方。東南亞少女為之瘋狂,反映了她們的品味,已降至最低點。
讀過很多年輕女子的來信,字跡總是那麼地醜,文法不通的居多,只會用粵語,國語一竅不通。她們的好處,大概也只剩下那副驕人的身體罷了。
總有一天,在《花生》漫畫出現,史諾比看著包圍他的贋品動物,長歎一聲,自己驕傲地說:「Joe Grandpa。」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倪匡's Blog
- 倪匡's profile
- 70 follow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