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s Blog, page 128
August 9, 2017
完美的蛋
[image error]
我為雞蛋着迷,認為這是最平凡、最低微、最謙卑的食材。當然隨手拈來,愈是普通的,做法愈多,雞蛋食譜千變萬化,世上每一個母親,都會用雞蛋做出一兩樣讓子女永遠記得的菜,如果要一一記錄,是件難事。
為了尋求一個完美的雞蛋做法,我在自己的飲食節目中,凡是遇到名廚,必請他們示範一道用一隻雞蛋做的菜式,但時間到底有限,只能拍了一小部份。
節目拍不下那麼多,寫一本書總可以吧,自己認識的很少,只有找參考資料。這麼一找,就是一櫃子蛋書,愈看愈心驚肉跳,這個任務,幾乎是不可能的。雞蛋可以配合所有食材,甜的鹹的都能,做冰淇淋,也要用雞蛋。鹹的從最貴的黑白松露,各種魚子醬,到最普通的番茄或豆芽,每一道菜都不必重複。
有了菜,沒有湯時,做個蛋花湯吧,最好用長葱,切段或刨絲。水一滾,將即食麵剩下的湯包放進去當湯底,再把蛋打勻放進去,待再滾,就可以將葱花或葱絲倒進去,熄火,即成。
怎麼把蛋從蛋黃和蛋白分開呢?從前是用兩邊的蛋殼,左邊倒入右邊,右邊又倒回左邊,重複又重複。當今沒那麼笨了,喝完礦泉水,把那個空的塑膠瓶一捏,對着雞蛋一吸,即刻可以取出蛋黃來。
到外國旅行,早餐一定有蛋,最普通的是炒蛋,英語稱為Scramble Egg,Scramble這個字有搗亂或打亂的意思,每天吃這個打亂蛋,有點乏味,我一向身邊帶着醬油,淋上了,多吃也不生厭。
偶爾我也會吃他們的煎蛋,請廚子煎得全熟,一般太陽朝上Sunny Side Up是不夠熟的,我會叫雙面煎Fried Over。
奄姆列Omelette可以加很多東西,但是一放番茄就酸,酸的東西我一向不喜歡。下青椒紅椒吧?這種蔬菜最討厭,吃完不斷打噎,一打噎,青紅椒的味道陰魂不散,真受不了。吃奄姆列,我只能下蘑菇,不然就是下洋葱,洋葱和雞蛋,又是一種神奇的配搭。
家裡沒菜,就炒洋葱和雞蛋,下油,把洋葱煎至發焦,甜味跑出來後就打勻雞蛋去炒,下點魚露,就不會覺得寡了。
別以為奄姆列來來去去就是那麼幾種,天下最厲害的,叫Omelette Arnold Bennett(1867-1931)是個英國作家,對吃十分有研究,著作有《老夫人的故事Old Wives’ Tale》,沒有多少人看過,但大家都記得他的奄姆列,是他住進倫敦的Savoy Hotel時,名廚Jean Baptiste Virlogeux為他做早餐,吃厭了,他要求變化,這時拿出來的他才滿意地笑,從此入住時堅持必吃,也成了該酒店的首本名菜,當今廚子換了又換,如果入住之前講好,應該還可以供應的。
材料有:二湯匙牛油、二湯匙麵粉、三份之一杯牛奶、半杯刨碎的龐瑪山芝士、一湯匙鹽、胡椒隨意、五顆雞蛋,把其中之一顆的蛋白和蛋黃分開,最後是六安士的鱈魚乾。
做法是:一、微火,溶一茶匙牛油。二、放入麵粉,打成糊。三、慢火,調半份牛奶,拌勻後,再加其餘半份。接着加半份芝士進去,攪拌至稠漿。四、把鹽和胡椒放入一個蛋的蛋黃中,打勻。五、把那個蛋的蛋白打至發泡。六、用另外一個大碗,把四個蛋的蛋白和蛋黃打勻。七、把鱈魚乾撕成碎片(有的說法是要浸在牛奶中)。八、用一個大的平底鍋,下一匙牛油,當牛油冒煙時把鱈魚乾煎它一煎,然後倒入蛋漿,用中火炒一分鐘,表面上的蛋漿還沒有凝固時。九、把那半隻蛋的蛋白和芝士打勻成醬。十、將鍋從火中拿開,把醬塗在蛋的表面上,然後把整個鍋放進已經預熱的烤爐中,半分鐘後拿出來,把剩下的芝士撒在蛋的表面上,再放入烤爐,烤至表面略焦。十一、把整個奄姆列倒在大碟上,完成。
單單看菜譜上的做法,已經把人嚇跑。不過還是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而且鱈魚也比不上其他新鮮的魚,但要用煙熏過的才好,其他食材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改變,英國名廚Gary Rhodes說:「拿一個經典的菜譜,把它變化成你自己喜歡的形式,就是了。」
說到打雞蛋,永遠只用一隻手。那麼小,那麼可憐的東西,還要用兩隻手去對付,太技窮了吧?別以為這是難事,打爛幾個就學會了,到底不是甚麼新科技,有甚麼難處?而且,一用單手打開蛋殼,大師傅的風範就出來了,是多麼威風的一件事。
要欣賞雞蛋,總得親自動手,做過之後,味道就會和自己的理想和味覺配合。
甚麼是完美?記得遇到世界名廚保羅.包古斯時,拿出一顆蛋叫他做,他用一個瓷碟,抹上油,把蛋打進去,用一根鐵鉗拑住了碟子,放在火上燒熟。
他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熟度,你自己認為最好吃時,就是完美的雞蛋了。」
分類:蔡瀾談飲食

August 8, 2017
排隊智慧
抵東京成田機場,經過長廊,走到移民局入口處,檢查護照的關口,常有數條長龍。
有甚麼辦法快一點出閘呢?大有學問。
第一,要看檢查護照人的雌雄。
男的較快,女的慢。這並非大男人的性差別。女人天生心細,檢起護照來當然多看幾眼,那麼多人加起來,時間便拉長。男人粗心大意,不嚕囌。有問題才仔細看。一般的,通過算數。
第二,如果看到長龍的左邊或右邊的閘口還沒有開放的話,盡可選靠最左或靠最右來排,因為海關看到旅客多,有再派人手的可能性,排著隊時不要只顧談天或看書,向空的閘口瞄多幾眼,看到開新的,一個箭步趨前,佔個優勢。
第三,觀察排在前面旅客的種類和國籍,日本人對美國人還是抬不起頭,如果隊伍尾用牛仔腔講話的鬼佬,這條龍絕對會特別快一點。尤其是在一條穿得花花綠綠的老人旅行團,更加快。他們會把一切準備好才出門,沒有臨時忘記在表格上填這個填那個的現象。
致命傷是排在花枝招展的國籍不明的女人後面。她們可以用一百個藉口來說是歌舞團團員,但是一眼看出是做雞。這時候海關人員問的問題是:一、住甚麼旅館?二、朋友地址在哪裏?三、有沒有來回機票?四、準確歸國的日期在哪一天?五、帶多少美金?六、對日本文化多少認識等等等等,排在她們後面,一定完蛋。
其實,這些智慧,也不只是用在日本。去任何國家旅行,都能派上用場。
認清一個和你同時排隊的人,他排一條,你排一條,用以上的辦法和他比較,你絕對比他先走出來。
下次旅行,試試看吧。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August 7, 2017
步伐
很多年前,我在東京生活,鄭佩佩被邵氏派去留學,我常帶她去吃飯玩耍,那時候我已學習了東京人的步伐,走路走得很快,記得佩佩一直跟不上。
很多年後我定居香港,日本人演員來這裏工作,我也帶她們吃飯玩耍,但是我發覺她們的步伐已經沒有香港人快,也要跟在我後面追不上。
曾經有個時期,走路走得最快的都市是紐約。現在我到紐約去,看到他們已經慢得多,或是我們已經更快了。
證明香港是世界上步伐最快的,莫過於看我們的交通燈,紅黃綠,不到兩三分鐘轉一次,香港人到外地旅行,在路邊等交通燈轉綠時,一定覺得等到老。
通訊的發達,也是世界第一的。從來沒有看過那麼多人用手提電話的。東京的手提電話系統到現在還是那麼落後,發訊塔也少得可憐,幾家手提電話公司競爭打破了頭,也搞不出甚麼花樣。以為日本電器發達,電訊也應該一樣,其實不然,他們連Call機也不普遍運用,雖然Call機的機身大多數是日本製造,還是香港人用的最多。
美國的手提電話系統更是追不上,在紐約還有很多手提電話不是用數碼的。
談到傳真機,香港人按人口比例,擁有最多傳真機吧。這也是因為在本地傳真,是不要錢的。東京市內傳真來傳真去,結賬時一大筆數,不便宜。美國的傳真機更是罕有,這次去三藩市,看到很多商店是代人傳真的,可是他們家裏都沒有這種設備。
至於鐳射碟機,香港也是台數最多的一個地方。影碟其實有版權的,但一直沒有正視這個問題,還有一個很少人注意的原因,那就是我們都愛卡拉OK,買碟機的目的,最初都是想偷偷地在家裏學唱歌的。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August 6, 2017
進出日本
九七回歸,好熱鬧的日本人紛紛託香港朋友訂房間,說要來做一個歷史的見證人。
結果如何?據非常可靠的消息,日本遊客在三四月已經減少了四十個巴仙。
回歸之後,如果能有一半的生意,已經偷笑,經營日本遊客生意的友人說。據他的預測,將會剩下三成。搞不好,十個想來香港的人,只來兩個。
主要原因是一般日本人已經很窮,四月一日開始,消費稅由三個巴仙增至五個,意思是說,如果你上酒店或餐廳,有了十五個巴仙的服務費之外,還加多五個,一共二十,花一千塊就要變成一千二百了。
四月一日之前,日本人瘋狂購物,很像當年他們搶廁紙一樣,實在可憐。
香港人做生意也不擇手段。這些日子,酒店搶錢拚命加,三四等的客棧,一間極普通的房間,也要賣到兩千五百港幣一晚了,日本人算了一下,來香港,比起去夏威夷,還要貴三分之一,大家不如去曬太陽。
香港政府更留著數千個酒店房間給各國記者,但是他們一聽房租那麼貴,卻寧願帶個睡袋到處流浪,如意算盤已打不響。
記者還是會花公司的錢來的,他們以為九七之後一定有甚麼變化。做訪問時,我回答說:「日子還不是照樣要過?」
這群人大失所望。他們要寫的是動亂、不安、奮鬥和革命,哪有這種事?
日本人看香港還是充滿好奇,過去到過的,對香港仍舊有一份濃厚的感情。香港熱不退,我們應該開幾家餐館,賺他們的錢,東京的租金和人工,都比香港便宜。
日本竄改教科書,把侵略寫為「進出」。每次他們的電視台來訪問,我都順帶一句:借用貴國語,現在,是香港「進出」日本的好時光。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August 5, 2017
賤貨
來東京做《料理的鐵人》烹調比賽節目的評判,一天之中要吃幾十道菜,所以早餐最好是清淡一點。
從帝國酒店步行到有樂町車站,可找到一間拉麵店,很久沒吃正宗的日本拉麵,很想嘗一嘗。到了車站又給一間老店吸引,數十年前,我們都在這裏吃過,是全東京最便宜的舖子。不見桌椅,要站著吃,日本人稱之為「立唅」Tachi Hui,一碗麵只要四十円,現在要賣多十倍,四百円了。
店裏的選擇甚多,有日本湯麵、撈麵和炒麵,一點肉類也沒有,最多是天婦羅,炸的只是魷魚之類,有些湯麵還只有炸碎,炸碎不是甚麼菜名,名副其實是炸完東西剩下漂在油上的碎片,撈起來當餚。
本來要走進去吃一頓的,但想起炸碎,愈想愈覺得可恥又可憐,轉身走進麵檔對面的「吉野家」吃牛肉飯。
雖然是連鎖店經營,但「吉野家」怎麼說也勝過美國麥記。第一,「吉野家」用的米,一定是最好的,做出來的白飯香噴噴,淋上牛肉碎片汁,就是一頓很豐富的早餐。
午飯晚飯,我都不大吃東西,只注重早上這一頓。不能太刻薄自己,先叫了一個「朝定食」,內容有牛肉飯、麵豉湯、一塊燒鮭魚、幾片醬黃瓜。五百円。再來一碟淨牛肉,要最貴的,日本人稱之「大皿」Ozara,也是五百,共一千円,合六十五塊港幣,吃完拍拍肚子,飽得不能再動彈。
店裏一共有八十個位子,只有四個職員管理,一個熬牛肉碎,二名捧菜,一個收銀,辛勤得像螞蟻團團亂轉。我們在香港要是開這麼一家鋪子,至少要用八個夥計,想香港人真是被寵壞了,怪不得我們都要付高價,即使食物是賤貨。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August 4, 2017
男湯
湯,日本語的滾水的意思,浴室分男湯、女湯。日本湯麵,就不分男女。
浸溫泉,當然是男女共浴的較有情趣,有時無伴,則需精神享受,像看日出日落。
是的,泡溫泉,看景很重要,如果沒有女人看的話。看山看海看湖,由露天風呂望去,遼闊的大地或草原,一片落葉或是白雪,都令人心寬情怡。
泡溫泉千萬別貪心。水很滾,能浸多久是多久,一兩分鐘也足夠,並非愈泡愈入味的。
入浴之前千萬要記得把身體清潔,最好用旅館供應你的「祝君早安」般大小的面巾,大力磨上肥皂,用它來洗擦,然後沖淨,再浸面巾在冰冷的凍水之中,擰一擰放在頭上,全身泡在溫泉中的時候,這條面巾的凍水使頭腦降溫,不是只因為好玩才放在頭上的。
有許多朋友對戶外露天的溫泉著迷,不過浸這種風呂之前,最好先在室內的大池中泡,泡到冒汗時,才走出去浸露天風呂。否則一下子打開窗門走出,一定著涼。
日本人有些連露天的懶得去浸,他們嫌水沒有室內的熱,不過這些人多數是老人家,如果你怕感冒,那麼你也老了。
至於泡完後再沖不沖一次涼?見仁見智。池子的水外溢,不會浮上一層油,為了保留藥用礦物質,不沖也可。
泡完溫泉後的一枝煙倒是重要的,有如飯後、事後,絕不可缺。
清晨、半夜,人最少,可享受清靜與孤獨;人多時,則觀察人間關係,像兒子替父親擦背的行為,其他國家不見,互相接近的優良傳統。這麼一泡,今後再也不用板著臉來表示尊嚴。公公與孫子在溫泉中的嬉戲,也是令人羨慕的,這種情景,至名副其實雄赳赳的男湯。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August 3, 2017
賺錢
賺女人和小孩子的錢最容易,女人賣給她們化妝品,小孩子給他們吃糖。
每次帶團,都有女人要求我和她們一起去資生堂買防皺膏、潔膚水。資生堂有幾條化妝產品線是不賣到國外去的。女人一聽到別人沒有,出手之闊,驚人也。
再下來,該公司又會推出一系列噴液和塗膏,用的是東方的香料,說嗅了之後會減輕壓力,價格訂在三千二百円和四千五百円之間,並不貴,相信又將大撈一筆。
其他公司並不執輸,連專門做牙膏的獅王也參加一份,在九月四日將推出香味丸,只要把一粒東西扔在玻璃水杯中,便會發出嗞嗞嗞的鎮神聲音,加上淡淡的顏色,產出濃郁的薰衣草、玫瑰、丁香等等香味來鎮神。
出胸罩的名廠Wacoal也加入戰圈,推出香味和藥草的褲襪,一雙要賣四千八百円到五千五百円,是普通褲襪的一倍價錢。據說穿後會消腳腫和減壓。
是不是有治療效用?有沒有根據?日本大公司信用問題,不敢輕率,的確是僱了京都大學的研究專員做實驗證明,並請國際交易會來檢查,一點也不馬虎。
原理在何處?多年前有位友人從大陸拿了一對浸過草藥的布鞋來給我試著,說穿了之後可消腳腫。要我幫他推出市場。沒用過的東西我不敢亂推薦,忍耐著穿了幾次。第一、它的扮相很醜。第二、藥味很臭。但果然有用,不過誰會去買呢?日本人在包裝上是下重本的,功效減少不要緊,一定要不惹人反感,研究一大輪,推出這個新產品。
三共藥廠一向出產Regain飲料,從前的宣傳字句是喝了一天可以工作二十四小時。新產品做成藥丸說能強精。一說到強精,男人都買,要賺男人的錢,和女人一樣容易。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August 2, 2017
輕物
所謂物輕人情重,有甚麼送禮好過火柴?
火柴又有甚麼稀奇?朋友問。
我小時候用的火柴都是笨笨重重一大盒的,現在到任何香煙舖或家庭用品部找,只有打火機,別說古老包裝的火柴。
別小看這盒火柴,它是老遠地由瑞典運來的。招牌上畫著三隻腳,或者一隻燕子,幾個得獎的金牌圖案。當年認為老土,現在看起來簡直是藝術品。
儘管出現各色各樣的打火機,廚房中還是火柴實用。尤其是在點雪茄,更非長條火柴莫屬,火柴是不會被淘汰的。
火柴盒作長方形,側邊塗著兩片褐色磷體,當今的火柴逐漸改進,磷體成為一點一點的組合,看起來不十分可靠。
體積也縮小了,只有舊火柴盒的三分之二。這下子可真麻煩,我買的古董煙灰盅屏常有古銅火柴夾子,用當今的火柴,像小個子東洋人遇到甚麼都大的鬼婆,絕對插不緊。
氣起來,用張厚紙墊著,勉強將當今的火柴盒塞了進去,但是美感盡失,欣賞甚麼古董?不如用打火機。
追尋那古老的火柴,變成一件重要的任務,我到泰國、土耳其、南斯拉夫等地方,首要尋找火柴。
火柴嗎?我們有。拿出來的都是那他媽的新包裝,對方還以為自己國家很進步呢。
失望又失望,想不到這次去北海道,在便利店中找到心目中的火柴。兩盒包在一起,賣一百円,六塊六港幣。盒上也畫著一隻燕子,是日本人當年專門模仿外國貨的遺跡。大喜。
有時候幫了人家一個忙,對方一定要送些禮物。只見過一兩次面的,問我要甚麼,我會說要一包日本米。熟一點的,要一根蘿蔔。最好的朋友,要一盒火柴。情重嘛。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澳門居民
[image error]
記不起是第幾次去澳門了。這句話也有語病,不應該用「去」字,而是「回」,我已經有了澳門的永久居民身份證,是個澳門人了。
「你想住哪間酒店?」老友米夫是安排這次活動的人,他給了我很多選擇。
我當然會揀「大倉Okura」,這塊牌子當年東京還沒其他好酒店時,是與「帝國」齊名,就連他們管理的上海「花園酒店」,也是至今我最愛入住的。還有一個私人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有沖水坐廁,去到全世界的所謂「五星級」酒店,也不一定有此設備,洋人到底不知道它的好處,日本早在三十年前已普遍,公路旁的休息站也設有,用慣了沒有它,很是不便,現在內地很多城市也開始出現了。
「大倉」的好處當然不止於此,服務是無微不至的,但一切都在低調中進行,在花花綠綠、吵吵鬧鬧的賭城中,是被客人忽略了。
不單是服務好,酒店裡的日本料理「山里」是我認為最正宗的一家,就算香港,也找不到。當然香港的高級壽司鋪很多,有的還是只有七八個座位,但是說到「懷石」,真的找不到幾家做得像樣。單單說餐具,最先上的那道「先付」中,山里用了一個黑漆漆的碗,毫不起眼,但一打開蓋底,繪有的精美圖案,已令人讚嘆,裡面盛着瀧川的豆腐、生海膽、秋葵和紫蘇花穗,美味之極。
總之整頓餐沒有一樣不好吃,食材都走在季節性的尖端。嫌懷石好看不好吃,吃不飽嗎?這家人的特點在於最後的那煲飯,用大陶缽炊出來,米飯粒粒晶瑩,加上鮑魚等各種食材調味,一定讓你吃完一碗又一碗。
問價錢,便宜得令人發笑,正統的日本餐從不劏客,一定是公道的。
至於早餐,酒店的自助早餐雖豐富,我還是喜歡到營地街菜市場的四樓,種種地道的食物應有盡有,而且已經和各位小販結成朋友,互相嬉笑更是快樂事。凡是有朋友問起去哪裡能吃到又便宜又好的?我一定介紹他們去那裡,吃完回來個個都滿意,沒有一個失望的。
中餐當然還有「祥記麵家」,宵夜有「六記」,豆腐花是「李康記」最好,吃過的沒有一個不大讚。甜品店的「杏香園」是我最喜歡的,在一九四六年於廣州成立,六三年遷移到澳門,它改變了傳統甜品,又加冰淇淋又加涼粉又加椰漿,你去吃時叫那個最貴的,甚麼都有,吃完已是一頓大餐。如果還不飽可以買他們的糉子,裡面有七八粒大瑤柱,真材實料,絕對吃出幸福感來。本來這回想去吃一餐,但時間不充裕,聽說他們已來香港開分店,還是返港後光顧。
也不是老吃那幾樣,新的酒店愈開愈多,麗絲嘉爾頓還是全部套房的呢,米夫介紹了那裡的「麗軒」,說有高級點心吃,我最近對粵式、滬式和京式的點心都很有興趣,但聽到「高級」這兩個字,不是貼金箔就是亂加魚子醬、松露醬,有點怕怕。
「麗軒」做的不同,不但食材講究,而且花了心思,讓我佩服。單單說「脆米海皇焗金瓜」這一道好了,所謂「金瓜」,是潮州人的南瓜叫法,用了一個西柚般大的,裡面挖空,把瓜肉和飯加海鮮去炒,南瓜本身已甜,加上魚蝦更鮮,炒完填進小南瓜裡面焗出來。花功夫的是在最上面那一層飯,先將白飯烘乾了,再拿去炸,炸後填入瓜的上面,客人一吃,米飯的層次分明,的確做得好,值得一讚。
賭場一多,名店自然跟着來,大眾化的我一點興趣也沒有,反正去到世界的任何角落,這些名店都陰魂不散,隨時可以買到。令我驚奇的是一家叫Zimmerli的,從前根本沒有甚麼人會欣賞,這家專賣內衣內褲的老店,早在一八七一年已在瑞士開業,產品非常之精美,當然價錢也不菲,不過人生有很多階段,穿得起時不能對不起自己。
這家人的產品以前在香港置地廣場的地下街可以買到,但是和其他牌子摻在一起的,貨物的選擇不多,而且已經倒閉,澳門這家是專門店,產品林林總總,其中還有一半棉一半絲的長褲,藍白二種顏色可選,這種褲子的好處在於可以當睡褲,穿出去走在街上當西褲也行,不會失禮,是長途旅行的恩物,又可以手洗,真是不錯。
本來也想去大堂街一號的葡萄牙餐廳吃一餐,但是時間真的不夠,米夫知道我喜歡吃那家人供應的芝士,羊奶做的,比中秋月餅大一倍,形狀也像,外皮較硬,用利刀
August 1, 2017
有問題
如果你最近去過銀座,便能看見一個橙色禮盒的大廣告,寫著HERMES。
經濟泡沫爆了那麼久,失業人數增加、消費力減低,日本人還有錢買名牌嗎?
事實上Gucci、Louis Vuitton、Tiffany的營業額不斷地增加,分店開了一間又一間,到底為甚麼有這種現象?
原因有四個:
一、房地產暴跌,租金便宜了。
二、政府可能再減十六個巴仙的高級商品進口稅。
三、本來在夏威夷或香港買名牌要貴過本土五十巴仙,現在只貴二十巴仙,進口稅一減,和其他地方一樣價錢。
四、有許多水貨商店,賣的名牌比香港還要便宜。
根據廠家的調查,在美國或歐洲買名牌絲巾或皮包的客人,平均年齡由三十五歲到五十五歲,日本則是二十四歲到三十五歲就買了。有些中學生,因父母溺愛,十五六歲就開始穿著名牌,家庭環境不好的,看了眼紅,自己跑去賣身來購買。
大機構大量裁員,炒的多數是又老又高薪的職員,新入行的人崗位還是保得住的,所以有購買力的人愈來愈年輕。
現在大家的夢想是得到一個Kelly bag,這個由摩納哥皇妃格麗絲·凱莉帶紅的皮包,每個要賣到三萬塊港幣,已經要排三年的隊才能買到一個。
歐美的女子本來也可以由二十四歲到三十五歲之間買得起,但是她們需付生活費用,不像日本女子那樣吃家裏的住家裏的,剩下錢就買名牌。你在日本的餐廳吃飯,從來沒有看到成年的子女帶父母一起去吃的,只有父母帶小孩。日本女人嫁了人,就忘記雙親,身上雖然有名牌,個性是有問題的。
分類:04-蔡瀾四談日本

倪匡's Blog
- 倪匡's profile
- 70 follow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