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之丸、君之代,為甚麼到現在才正式成為日本的國旗和國歌?
一九九九年二月,廣島的一位中學校長受到官方的壓力,要他在學生的畢業典禮中升國旗唱國歌,至今,這一回事是讓校方自由地舉辦不受干涉,隨校長決定。但這一年上頭的指示很明確,校長正要屈服,老師們大力反對,結果進退兩難,校長吊頸自殺了。
戰國主義幽魂未散的日本政府,即刻乘這機會要國會投票,確定國旗和國歌的地位,一向以來這兩種東西一直存在,沒有人疑問過,現在倉倉卒卒地通過法律,許多日本人反而感到深深的憤慨,認為政府做事一手遮天。
每一屆的首相們都想去靖國神社拜祭戰士亡魂,竄改教科書等等行為,都是因為日本人生長在島國,小裏小氣地不敢承認事實,戰敗後也不肯正式道歉。不像德國人,早就低頭認罪,就不必搞那麼多花樣了。
法律通過的那一天,剛好是原子彈炸長崎的紀念日,落在八月九號,哪有那麼巧談的事?明明在抗議盟軍做錯了事嘛!
對東南亞諸國,不管日本政府怎麼說,太陽旗還是象徵著恐怖的軍事侵略,但是國家政府所發表的反應,完全是基於不得罪有生意來往的日本。菲律賓政府說我們沒有問題。韓國政府說深切注意事情的發展。中國政府承認為歷史上的理由各有各的看法。
民間對這件事看法就不那麼寬容,都大肆抨擊,但反對有甚麼用?還不是照買他們的電視機和電飯煲?問日本市民反應,不關心的居多,有知識的人咒罵政府強迫他們的子女站起來唱國歌,老一輩的說當然應該通過。
怎麼說都好,日本人認為是一面太陽旗,但我們看來,像是一塊有毒的紅膏藥。
分類:
04-蔡瀾四談日本
Published on July 21, 2017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