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jamin (ZHANG Bin 本杰明)'s Blog, page 6

October 29, 2011

2011年10月29日

初到西方,难以置信这帮鬼佬每天用7个小时来吃饭,用3个小时来喝咖啡聊天,而且吃饭不是应酬,喝咖啡所聊的一切基本与工作无关。那些日子身陷西方的我几乎抓狂。直到现在,我仍然无法适应,很可惜地发现,我已经成功地被祖国改造成为"工作动物",和大多数城市里的小朋友们一样,不干活不工作就浑身不自在,觉得一切在向可怕的不可预测的结局发展。我们是独立于人类之外新发生的污染变异物种,这种物种不是因为环境污染,而是因为精神污染,某些社会迷漫的精神毒气让我们必须得拼命干活,然后咒骂这一切。要是有一天你的家人朋友要你陪他们一天,简直和杀了你一样难受,因为"耽误了工作"。在毒气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产生了毒气依赖,一旦呼吸到新鲜空气,不由得分外惊恐,害怕会遭到报应。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October 29, 2011 00:52

October 21, 2011

2011年10月21日

一直说,一直认为:我的最大缺点是心胸过于狭隘。这也是算是好人身上能找到最坏的缺点了。

回想往事,的确后悔自己干过许多许多心胸狭隘的事,说过许多心胸狭隘的言论。不得不说,在艺术家当中,想要找到心胸宽广的人物真的很难,不得不说艺术家圈子和胡同里的大婶女人帮没有太多不同,尤其在中国,女性艺术家本身就很庞大。

想要找到心胸宽广的艺术家,必须在真正的大师当中去寻找,你才能有幸发现一两个。比如老一辈的庞邦本老师。比如年轻一辈中的黄伟明和刀刀兄弟。我和这些牛人的差别,不是成就的差别,而是心胸狭隘。

一直在努力克服这一点,一直很难克服这一点。前阵子不是倒下了一段日子么,弥留之际(姑且算是当时的心态)想到许多。想到许多愧疚,比如对之前养的猫不好。对父母兄弟感到抱歉。独独没想起那些曾经颇为在意的朋友的背叛。而想起某位对我不够地道的朋友,只想起曾经努力为他争取过一次成功的机会。而他为此感到很高兴。当时想起这事,心里无比欣慰。

善良的朋友们,我相信不管你们的事业有多成功,在你们即将离开这世界的一刻,能让你觉得欣慰的,觉得不往此生的。只会是那些一点一滴的,你曾经对别人的帮助。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October 21, 2011 06:42

October 20, 2011

2011年10月21日

当怀疑的时候,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是游戏即将打穿的前兆。

从前,我每天画着仿佛永远也画不完的漫画,过得昏昏噩噩,没钱吃饭,看不到未来。心想自己这么下去就只是白费光阴,太惨了,永远也不会出名了。很抱歉,当时真实的想法就是"想出名",其实,只是那时候挨骂太久太多,想被肯定。我心里绝望着,手上却仍然画着。然而坚持画完以后,社会的肯定和奖励比想象中来得快很多。

前几天见到黄伟明,也就是灰太狼的导演,自我感觉黄大哥其实和我差不多,都是沉默,内向,很谦卑的人。他也说,当年灰太狼喜洋洋就是在骂声中成长起来的。所有的专业动画人都嘲笑此片的不专业。拿越多奖,骂声越多。他的薪水也低,舆论环境又惨。就是这样,一连几年,他只好想:不管了,我只画画好好做片子。今天他的成功,应该是当年的他没有想到的。如果他想过"成功",恐怕也和当年的我差不多吧,只是被嘲笑后的一点幻想,没当真的。
我们想做的,就是心里那个不被大家看好和认同的想法。


这一生,不断地遇到困难,一般来说,困难都是你不擅长的事情和情况。绕道走了。也许会发现真正适合你的道路。然而许多时候,你几乎无路可走。除非折返。早点醒悟:这不是我的道路。早点折返,则会省下不少时间。

这事因大家的性格不同,而有不同的决定。有些人是不会后退的人。且敢于牺牲。就像我,就像黄伟明兄弟,就像我认识的很多了不起的兄弟。人生对我们来说,成功是默认的状态和结局。但这一切,却是太苦太苦。辛苦,被嘲讽,被骂,相对于成功后的感觉,更接近常态。




乔布斯走的太快,太早,很多人都走得很着急。假如我们能预知未来,我们会尽情享乐还是这么辛苦努力呢?我一直相信人生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此人一死,艺术品即告完成。或者很完美,每一个细节都是汗水和绝佳的形态。或者不过数处小小的出彩,整体却是一派平庸,尤其是最后的工作完全不给力,最后几年的傻逼折腾,几乎毁坏整件艺术品。
有些人的人生艺术品是速成的,几乎和他们的生命一样短暂而完美,然而有着绝佳的高度。比如梵高。

有些人的人生艺术品开了个好头,就好像有些画家画了个十分潇洒的草稿,随后便用无比庸俗的形态去堆砌成丑陋的雕刻。比如传说中那个伤仲勇。
有些人的人生艺术品是慢慢打造的,过程十分难看且痛苦,然而最后的几锤雕刻完成,你才发现他完成了如何美丽的珍品。
怎样,也是要过这一生。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October 20, 2011 09:20

September 23, 2011

2011年09月24日

连续恶梦,在梦里竞争,争斗,攀比。在梦里问自己:这几年到底都做了些什么?貌似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画。甚至也没写。但实际上我总在写总在画,总在忙活。就好像所有人一样,上帝造我是有大用处的,那用处到底是什么呢?我有大梦想。却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我的用处是什么?告诉我。

最近画画感觉变了,原来的我十分重视造型,色彩倒无所谓。现在突然觉得造型真的不重要了,色彩也不重要了。但应该怎么走,却仍然没有想透,也许重要的是题材。是想法。
能打动人的作品,是画得好的作品,更是从没见过的画。现在的画画的人们,只是把那些烂俗的画,一遍又一遍地画。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September 23, 2011 20:08

September 20, 2011

2011年09月21日




翻了电子版的书《乌合之众》,心理科学家的分析报告。作者居然貌似生存在法国大革命刚结束的那段时间。举了大量的大革命期间各种群体事件的特征。说明导致法国老百姓闹革命的心理基础。很不巧的是:这些法国大革命爆发时的许多情况,比如社会现象和民间谣传的普遍,和今天的某个国家各种相似。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September 20, 2011 21:37

September 3, 2011

2011年09月03日

最近精神和身体压力很大,似乎很久也没有写日记了。首先一天到晚晕来晕去的毛病没有好转,居然也算这么过习惯了。只是偶而在踉跄的时候想到:要是不晕的话生活该有多美好。所有不晕的朋友们,自豪吧,你们的日子真让人羡慕。
然后就是没时间画画,现在是做公司和学校的投入阶段。几乎投入的快忘记自己是谁了。我是Ben啊!画画的Ben.
生命真是太简单了,这么快,已经走过了一半。还有没有时间完成那个梦想?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September 03, 2011 07:36

August 13, 2011

求贤

寻找新同事!请大家帮忙转。《本色》杂志非常惭愧地做了三期,一直是各种耽误,后来咱们的美编张树也人间蒸发了,去了那纸醉金迷的好去处。这都是我的问题,于是好好地总结了自己的错误,把血亮兄弟拉来入伙。我们需要更多的兄弟或者姐妹来入伙。《本色》杂志寻找了不起的,有制作书籍杂志印刷和平面设计经验的青年设计师哦。我们将成为中国的奇迹。请把作品发到463700421@qq.com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August 13, 2011 22:33

August 11, 2011

要不要以漫画为职业

要不要以漫画为职业。

我自己走过来,走得很辛苦。最终做成了以画画为职业的人。但始终不敢大声告诉所有人:放心大胆地坚持你的梦想,去为了以漫画为职业而拼搏吧。因为那样很可能是错的。

遇见过太多有漫画梦想的兄弟,但是自身情况各不相同的兄弟。他们并不是个个人都适合成为漫画家的。起码不适合个个都成为最一流表现的漫画家。他们有的很有天才,有的却恐怕没有复合当时审美的天才,没有画出现在就能卖掉的漫画的天才。在中国,不能卖掉就意味着不能生存。在中国,生活很艰辛。而"实现梦想"这句漂亮话令很多人抛弃现有的生活,抛弃现有的不喜欢的工作。跑到大城市去寻找"画漫画的工作"。

漫画对我,首先是一种爱好。工作对我,首先是生存。两者都是必须保证的。保持一个稳定的工作,能够生存。这是必须要做的。尤其是在漫画这种爱好不能给你带来生存可能的时候必须做的。每一个人类都应该生存得还马马虎虎才行,当然在中国,想要生存得还算马马虎虎,往往都耗掉你得最后一滴血去工作。

在工作之余,也就是在生存之余,我们当然要有爱好,无论这爱好是画漫画还是炒股。我也要说:坚持你的爱好,坚持你自己不迷失。是特别重要的。
之后。当你在工作之余创作漫画的能力渐长,直到可以令你生存的程度。你就可以抛弃工作去以爱好为职业了。

大家懂么?工作对于生存是第一位的,对于爱好,坚持是第一位的。没有坚持。你不可能迎来爱好的成长,成长到以爱好为职业的那天。没有工作,就没有生存,破釜沉舟去追求爱好,很可能坚持不久。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August 11, 2011 05:16

July 21, 2011

[转载]法国畅销漫画家kim加入本色教师队伍

原文地址:法国畅销漫画家kim加入本色教师队伍作者:本色国际视觉艺术

陈兆坤


英文名kim


网络名皮带卡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kim82


法国畅销漫画家,曾出版《JUDGE DEE》、《LA PORTE DE JADY》等书籍



 曾参加安古兰漫画节签售、巴黎国际书展签等国际级书展,展览期间现场签售书籍销售一空,是时下中国在法国的漫画界中最畅销漫画家之一。


曾经与天津美术出版社、天津百花杂志社、腾讯等众多出版社,企事业单位合作出书,参与设计工作。


现将加入本色国际视觉艺术学院担任商业插画、漫画艺术专业指导教师。








                                 
kim个人作品:
















































    
我们的kim老师在法国签售:















传说中的埃菲尔铁塔,流口水的说!




kim老师的签售超值呀!


欢迎kim老师加入本色,又多了一个银民教湿,我们的队伍壮大了,哈哈!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July 21, 2011 19:50

July 20, 2011

国内采访一则

国内采访一则


1 您最初是如何走上漫画之路的呢?恕我直言,一般认为您的画风更适合做商业插画,但是您仍然选择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漫画家,这当中的契机是什么?



十一年前的中国,游戏美术和概念设计和广告插画等所谓的商业插画产业都接近于不存在,
当年不想做流水线上的螺丝,想搞创作,而漫画是唯一可以发表创作的途径.别无选择。一直在漫画创作之余去画商业插画来活命。我讨厌插画这无创造力,浮躁的行业。不过,在中国,是先有了我的画风,才有了今天整个商业插画行业。



2 您有很多和漫画相关,但又不完全是漫画行业的经历,比如和朋友开广告公司、出版了《BENJAMIN 电脑漫画技法》等漫画教材,其中您认为对漫画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我没开过广告
公司,但开过十分失败的广告插画工作室,这经历十分有帮助,因此知道中国的广告插画行业的品味直接和农民企业家们的品味挂钩,野蛮生长的阶段不需要好画.只需要媚俗的作品,只需要比摄影成本更低,并能模仿和替代摄影的作品。广告插画行业有结款方式滞后的问题,必然无法以像样公司的形式存在。(今天其实已经不这么想,所有行业都在进步和发展,广告业的兄弟们担待了)



从一开始中国漫画模仿日本漫画的老土品味,到今天能容纳各种品味.我作为多年的负面形象定位,不和谐分子,让大家把某些风格从碍眼到看习惯。可能起过不少作用。这应该不全是坏事,多些看不惯的画家和看不惯的风格,能拉高中国漫画的 品味 上限,增大中国漫画的品味容纳力 .



恐怕还谈不到对中国漫画的最大影响,我仍在努力.我在努力把中国画家这个概念推销给全世界.



3
您现在在世界各地都举办了画展,谈谈印象最深的一次画展吧。您对漫画家进画廊有什么看法?



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在巴黎的第一次画展,那是人生中第一次完成了从展览到卖掉的完整过程的画展.在国内的时候,基本只有展览,没有卖画.只有吹牛逼,没有数钱。印象深刻的亮点是:没想到西方世界如此轻易打开.画展还没开,全部的画已经卖掉.我一下子就成了法语漫画世界的新明星.入选法国漫画名人词典,作品出版十三国.拿法语漫画年度大奖,成为第一个亚洲人领奖人.这一切几乎是瞬间发生的.连准备好装逼狂妄的时间都没有.



4 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现在的日常生活和创作状态吧。




现在
和以前大不同了,以前是宅在家里画画.没事博客上发发牢骚.现在我有了插画和漫画学校本色学院,上午10点步行40分钟左右去学校上班,学校周围奢华楼盘大肆建设.灰土狼烟,路上要穿越一大片盖楼民工的休闲区,各种民工姐姐妹妹为了和谐的目的在街头巧笑,白肉丝袜满街,十分赏心悦目.晚上一般11点左右步行40分钟回家,一路拉泥灰大车框框当当,风沙大作.十分险恶.我比较穷蛋不开车.



到家终于可以开始画自己的作品,画到早上3点,放倒睡觉.



创作状态很好.不抑郁.可惜没有时间打游戏了.




补充问题:



1 您去过许多不同的国家和城市,其中给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能否详细谈谈这座城市?




很多城市
印象都很深,巴黎的浪漫,纽约的浮华,罗马的历史.要说最深,还是咱们的北京城,这是火星上的城市,人人依赖机器维持生命,夏天不吹空调会热死,冬天要没暖气会冻死,
春秋沙尘飞舞狂风大作被吹死.路上永远灰土狼烟,
看不见几次好天气,更看不见星星.这是道德败坏的都市.各种龌龊肮脏的伎俩,每天在各个角落发生.这是肤浅庸俗的都市,充斥了投机和功利主义的思想.这是装逼的都市,人人靠吹牛逼度日。能在北京恶劣条件下生存下来,把我练成一条铁汉.从而在西方势如破竹.西方艺术家比起来都是娇生惯养的弱者…



在这座世界出名的不适宜人类居住城市的经历,让我有了超越西方艺术家的竞争力.



3
可否谈谈您想要达到的境界?您希望人们最终怎样记住本杰明?是漫画家,插画家还是一个故事讲述者?



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成为世界最棒的,我渴望成为自己梦想的那个人.



漫画是我爱的艺术之一.我仍然渴望再次刷新漫画家的定义.也会去尝试很多其他艺术.



希望人们记住的,将是始终如一,真诚,给他们信心,让他们惊呀的人.人人都有精彩的可能.我也曾是弱者,并不断变成弱者。其结果,却是越来越强。我希望自己不会辜负被人们记住的那个人。



 




关于绘画技巧



 



1
您的上色方式非常特别,对于冷色调的运用有独特的特色,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些您的绘画技巧?




争取把所有色彩都在最饱和的领域调配,色彩关系无非临近色补色冷暖色那几种。这些年做的全部工作,无非用微调令所有的颜色平衡。
绘画技巧十分简单,无非是冷暖,造型,色相,对比度等所有人都知道的美术原则.技巧本身再无更多秘密了.
然而冲突中找平衡并不简单,得到美的技巧唯一的途径就是"功夫",也就是努力加上时间.我学画23年。第一次以
benjamin 的名字发表作品,已经接近30岁.



我崇拜很多大师。真正的大师必然是技巧上的王者,更是一位透视人生的哲人.哲人不在乎现世得失.我将跟随自己偶像们的步伐。



 



2 这么久以来,您都被人们认为是漫画家,但是您的科班彩色画法,自成一派的造型概括方式和我们传统认识的漫画其实不一样。后来您也曾画过七剑的海报,绘制过很多平面作品。可否从技法上谈谈您对"漫画"的理解?



 




其实
我不是科班的,严格来说连大学生都不是. 出于"不是科班"的自卑和对科班的崇拜.才特别重视美术基本功.
但今天纯艺术的科班,都不那么重视基本功了.这简直是个笑话.



我们传统认识的漫画是指日式漫画么?日漫是很伟大的故事艺术,其本质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而不是绘画艺术。非要在画技上比较,日漫的著名画家们等于不会画画.也几乎不需要像样的画画技巧.



画那些海报,基本上有两个条件:1我生活困难.2有个曾经崇拜的大名人或者好朋友拉我下水.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条件很难同时满足,所以我很少画那些东西.



漫画的画画技法不值一提,漫画是故事的智慧结晶.最棒的漫画往往是作家画的拙劣的画.



我并不是个好的画家,但是个专业的作家。从知识结构看,适合成为漫画家。



3
我曾经听闻您的漫画作品会制作成动画,在我看来这有些太困难了,但是又忍不住想象如果能做到的话,一定是如同那部俄罗斯动画《老人与海》一样的气质。这个传闻属实么?您是否有将自己的作品制作动画的打算?如果无法实现,困难在何处?



很难做到.仅仅是帮朋友的忙,那是一部3d球幕的海洋动画.是我学校的老师们一起画的。也是国内制作的第一部球幕动画.我们的风格如果动画片能实现一半,已经绝对是大成功了.一切都在制作中,我和老师们和你一样期待.但,对所有新生的艺术形式,对勇敢的人,我们都不该太苛求,对吧?



 



2 在您的博客上,我看到了不少您对自己过去状态的否定。您觉得就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来说,现在您最需要变化和提升的是什么?



否定让人成长.否定是一种激情.



多创作,脱离中国人的价值观,用世界艺术家的眼光来创作,脱离狭隘民族主义.用文化人的眼光看世界,脱离个人利益得失的价值观.



我最需要提升的是对镜头运用的功力,特指电影方面.有来自日本,法国,美国的一些电影人约我共事.我想尝试电影.但这方面仍然太稚嫩。



 




关于作品



 



1
您的漫画出道作《夏天没有的花》是一部几乎没有对白的故事,也奠定了您日后的风格,可否谈谈这部作品的创作契机?为何会在这样一个故事中尝试没有对白的风格?




十一
年前的 那故事 太简单了,简单到台词纯属多余,对漫画家而言,任何一句可以删除的台词都是多余的.当然对小说也是这样.



2
您的单行本《记得》和《一天》都是畅销的作品,我还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喜欢漫画的女生全部人手一本(当然我也有买),您觉得它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很单纯地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装逼从来不是我成功的原因.



3
您是否想过创作一些不同于已有作品题材的故事,比如冒险、奇幻等,您心中是否还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想要表达的故事?



当然,创作是一辈子的事.我离自己想创作的故事,差距不下20年.一直只是在磨刀霍霍而已.目前的所有作品,都是习作.



 




补充问题:



1
有很多读者问起您的《橘子》,这部作品似乎没有在国内发行。而淘宝上的价格动辄就三四百元,让很多您的粉丝望而兴叹,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部作品?将来这部作品会出中文版么?



这本书已经创作5年了,翻译成很多语言,发行过许多国家,
并在法国被评为2008年最好的漫画奖.是所有人嘴中评价最高的我的作品.



但这本书不过是讲述一个郁闷的高中生整天念叨自杀的故事, 创作它的时候也只是随便那么一画.貌似她唤起了世界各国青少年的感同身受.因此,我发现无论人们的国际,肤色,语言如何不同.其实大家的情感是如此接近.



因为在海外的发展顺利,中国市场在利润核算中显的越来越不重要。而在中国出书的麻烦却一点没有减少.我已经很久没有在国内出版作品了.无论如何,一定会把<橘子>在国内出版的,我在不断的和出版商们商量.



2
《本色》杂志几乎已经变成年刊了,能否介绍一下这部杂志的内容和创办的初衷?



两方面的原因吧,从我这方面,一直没有足够的钱建立编辑部,自己一个人干所有事,必然拖拉.出版社方面,此书不是社会主流欣赏品味的产品,看不到足够的金钱回报,出版不积极,他们也拖拉.



但这本书,几乎是国内唯一一本能望向世界漫画的窗口.我一定会想办法坚持下去的。我想让中国的漫画青年们能看到世界有多大。而不只是"中国"。眼光有多大,你才可能干成多大。



 




关于中国漫画



 



1 谈一谈创办本色国际视觉艺术学院的初衷吧,您是否认为办漫画学校是在中国做漫画的一种出路?




中国缺少
有大量创作实践和创作经验的艺术家.缺少有国际创作经验尤其是成功经验的老师.我们在全世界都算是成功的艺术家,我们为中国的年轻人讲课.讲如何能成为国际一流的艺术家.这其实并不容易。
我真诚地希望为大家奉献,让中国画家在未来10年能踏入世界的艺术巅峰。
阻力很多,大家也不那么信。凭什么相信你们呢?中国的各种骗子培训各种骗子教育多了去了。但我仍然很高兴每次在学生中遇到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苗子,每当发现一个天才的时候,所有的努力都值得,所有委屈都无所谓.



此外,我们这个小小的学校当然教漫画艺术,漫画是我们所有这些老师都从事过的艺术.但我们也教电影电视概念设计艺术,商业插画艺术,游戏原画与场景设计等等。我们都是职业插画家。参与过国际上许多大项目。



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其中最不重要的问题就是钱,虽然办学就要花钱,尤其是高质量教学加大成本了削薄了利润.而没有钱学校就要倒闭.但最大的困难却不是钱,甚至也不是信任。而是观念。中国插画与动漫行业的土八路肤浅观念,是我们遇到最难解决的困难。农民不是因为不聪明才受穷,农民是因为一切都是为了种地的观念才受穷。你教他各种现代知识,他会问这和种地有啥关系?一个内心深处只想学会怎么样种地的人,成不了艺术家。



等待大家观念的转变,会不会等死我们,拭目以待。



回到漫画,办学校不应该是做漫画的出路,但应该算是做漫画必要的过程.没有人才,谈不到漫画行业更好的未来。这就好像赚到钱并不代表你就成功了.你就快乐了。这就好像出名了并不代表你就被认可了,你就被敬仰了。兽兽姐姐也很有名。陈腊肠哥也很有名。但这些话说出来,在中国当前这么功利的艺术环境里,会显得很苍白.让人顿时没了兴趣。大家的兴趣就那么聚集在钱上,说的再天花乱坠,还是钱。没有钱就没有兴趣,我理解大家。就好像理解农民。



 (这些话在今天来起来,也有不同的意见了.别人没有错,社会没有错,是我不适应中国这现状,我需要面对这现状去教导我们的学生)



2 您曾经去过美国,参与过美国的商业漫画创作。美国漫画在商业上的成功有目共睹,您觉得美国的那套模式,对中国来说是否有借鉴意义?




对我来
说,和美国的神奇漫画公司合作,不过是很小的工作,他们喜欢我的画,我收了钱,为他们的漫画画封面.他们和全世界几乎所有有名的插画家这样合作.不下一百号人。对我来说,干这种外包活算不上荣誉.我应该通过原创作品产生价值.



简单粗暴地评价的话,美国漫画本身在商业上不算成功,他们通过销售漫画本身带来的市场应该远远不及日本市场和法国市场.但美国的电影产业为漫画公司带来很大利润,漫画公司实际在通过电影授权来赚钱,所以美国的漫画公司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为好莱坞写剧本的外包公司.并且是成功的剧本公司.是个写作产业。和日本漫画一样,产生价值的不是画而是"故事",是文学。



仅仅会画画的人,在动漫,插画,乃至电影产业里,从来都是跑龙套的角色,从来不曾重要过。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July 20, 2011 06:27

Benjamin (ZHANG Bin 本杰明)'s Blog

Benjamin (ZHANG Bin 本杰明)
Benjamin (ZHANG Bin 本杰明) isn't a Goodreads Author (yet), but they do have a blog, so here are some recent posts imported from their feed.
Follow Benjamin (ZHANG Bin 本杰明)'s blog with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