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英文名為Perilla,法名為南京紫蘇Perilla du Mankin,葉子呈卵圓形,葉端很尖,有時全紫,有時面綠底紫,梗也是紫顏色的。
味道有點像薄荷,但很獨特。葉子可以生吃,也能曬乾,當為藥材。
夏秋之間,開著淺紫色的小花,花穗一朵朵並開,高級壽司鋪裏,一叫刺身時,魚肉旁邊,必置一枝紫蘇花穗點綴。葉綠花紫,非常漂亮。
單看不吃也不對,可以用手指由尖端抓起,另一隻手以筷子挟著。倒方向擦下,花就一朵朵掉落醬油中,如果從梗部順方向擦,就剝不到花了。
吃時將生魚片放進醬油碟中,取一丁丁的山葵菜末置於生魚片上,用筷子挾起來時連同紫蘇花送進口,日本人一看到,肅然起敬。
海膽挾著吃嫌麻煩時,櫃台的板前樣(大師傅的意思)會用新鮮的紫蘇葉包給你,點醬油食之可也。
韓國人對紫蘇的興趣更大,用途更廣,除了包白切肉點麵醬吃之外,還將紫蘇浸於醬油,加辣椒和大蒜,一片片疊著當泡菜。吃白飯時,仔細把葉梗挑起,取出一片,鋪在白飯上,然後用筷子前後一包,就是一團完美的飯糰。
大閘蟹出現的日子,紫蘇就派上用場了,通常我們買到的都是乾的,鋪在籠底,把大閘蟹蒸出來。它能除寒毒,消痰利肺等,作為藥物,療效甚多。
但大閘蟹最傳統的蒸法,反而被人忘記,那就是把乾紫蘇葉加鹽和花椒,炒一炒後,再用臼舂成粉末,然後塞入蟹臍之中再去蒸的,不但解毒,還能去腥。
紫蘇葉還可炸之,日本天婦羅常見,中國山東菜裏也有掛糊油淋紫蘇這一道、其實用金不換羅勒做的菜,都能以紫蘇來代替,以求變化,羅勒有時也被誤稱為紫蘇。
從前還有人以紫蘇來防腐,包魚蝦等,沒冰箱的年代,很管用,當今不想用化學防腐劑的話,做醬料時,可把乾紫蘇在火上烤一烤,再舂碎,撒在醬料上,久久不壞。
Published on February 09, 2024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