蚶,又叫血蚶。和在日本店裏吃的赤貝是同種,沒那麼大罷了。
上海人覺得最珍資,燙煮後剝開一邊的殼,淋上薑蒜蓉和醋及醬酒,一碟沒幾粒,覺得不便宜。
在南洋這種東西就不覺稀奇。產量多,一斤才一塊錢,但當今怕汚染,已很少人吃。
潮州人最愛吃蚶,做法是這樣的:先把蚶殼黐的泥沖掉,放進一個大鍋中,再燒一壺滾水,倒進鍋裏,用勺子拌幾下,迅速地將水倒掉。殼只開了一條小縫,就那麼剝來吃,殼中的肉還是半生熟、血淋淋。
有時藏有一點點的泥,用殼邊輕輕一撥,就能除去。這時沾醬油、辣椒醬或甜麵醬吃,甚麼都不點,就這麼吃也行。
吳家麗是潮州人,和她一起談到蚶子,她興奮無比,說太愛吃了,剝了一大堆,血從手中滴下,流到臂上轉彎處,這才叫過癮。
正宗的叻沙,上面也加蚶肉的。南洋人炒粿條時一定加蚶,但要在上桌之前才放進鼎中兜一兜,不然過老,蚶肉縮小,就大失原味了。
在香港如果你想吃蚶子,可到九龍城的潮州店鋪「創發」去,他們終年供應,遇不到季節,蚶肉瘦了一點。
越南人也吃蚶,剝開了用鮮紅的辣椒咖喱醬來拌之,非常惹味。在渡船街的「老趙」偶爾也能吃到,美食坊的分店中也有。
廟街的炒田螺店大排檔中也賣蚶,但是大型像赤貝那種,燙熟了吃。通常燙得蚶殼大開,肉乾癟癟地,沒潮州人的血蚶那麼好吃。
新加坡賣魷魚蕹菜的攤中也有蚶子,把泡開的魷魚、通心菜和蚶在滾水中燙一燙,再淋沙茶醬和加點甜醬,特別美味,有時也燙點米粉,被麵醬染得紅紅地。
不過吃蚶子的最高境界在於烤,兩人對酌,中間放一個煲功夫茶的小紅泥炭爐,上面鋪一層破瓦,蚶子洗乾淨後選肥大的放在瓦上, 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等蚶殼波的一聲張開,就你一粒我一粒用來送酒。優雅至極,喝至天明,人生一大樂事。
Published on February 25, 2022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