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只是越南人的街坊小食,當今已開到世界各大城市。好吃的越南牛肉河粉,一試上癮,擁有眾多的爱好者。
從各地的招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Pho字,如果Ph是當F來發音,等於Fo,那麼讀成「火」了,這個字的越南讀法應該是FU-ERH才對,唸起來像「佛爾」,而那個「爾」字,拉得長一點。
我們儘管以越南河或Pho來叫,起源是甚麼?有沒有漢字?研究起來,好像是「鳳凰」,不知是否正確,有待指教,但是那碗美味的牛肉河有這麼漂亮的一個名字,也是好的。
所有的越南餐館都有這道菜,但非專門店的話,味道總沒那麼好。道理很簡單,那湯底要用大量的肉和骨來熬才好喝,一大鍋一大鍋地熬,才能出味。少量的做不到,所以家庭料理中,鳳凰做不好。
正宗的鳳凰,湯底基本上要用大量的牛骨,大腿的牛筒骨可熬出油香,背脊的骨頭熬出骨香。再加的香料各師各法,像四川的擔擔麵一樣每家都不同,但基本上應有花椒、八角、桂皮、小茴香、陳皮、胡椒、整粒的大蒜和大量的洋葱及香茅。另外是一大塊一大塊的帶油的腩肉和帶筋的骨肉。
有些人研究,單單是牛骨頭還是有腥味,應該下雞骨去熬,才算完美。
時間方面,某些說六小時,某些說熬過夜,但主要的是最後上桌的湯要清澈,油和渣都得隔掉才行。
至於河粉,有些人用乾的去發,但正宗的應該是新鮮做的,好與壞的水準相差甚遠,怎麼才算好吃,那要比較過才知道。
最普通的,在粉上鋪了生牛肉,倒滾湯將它灼熟,也有人喜歡把熬過湯的肉切片,叫熟肉,或一半生一半熟亦可。豪華的叫;「特別」,則有牛肉丸、牛肥膏、牛肚、牛肝、甚至於牛鞭當佐料。
正宗的店裏一定給你一籃香料,有香港人叫為金不換或台灣人稱之九層塔的羅勒、更有叻沙葉、薄荷葉、檸檬葉、中國芫荽、墨西哥芫荽、紫蘇、甚至於檳榔葉和魚腥草。當然也少不了基本上的豆芽、檸檬片和紅辣椒。
吃時先那麼喝一口湯,再加香料,最後加醬,有三種味覺。醬料方面,有辣椒醬和海鮮醬及魚露。
正宗的醬料可買33牌或雞牌Cock。魚露則得買
濃度60°的Hanh Phuc或Thuan Hung牌子。
Published on May 07, 2021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