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在橫濱開了一家「拉麵博物館」賺個滿缽。去年一年就有一百五十五萬人來參觀,你想想,乘三百円的門票,不是笑死他們?
見獵心喜,日本人說不如再開一家「咖喱博物館」吧!因為它是「國民食」中佔第二位,第一位當然是吃麵了。你沒看到日劇中一直出現吃麵的畫面嗎?
二○○一年一月,這家博物館即將開張,館長由《吃遍東京咖喱館》的作者小野裕氏擔任,他認為選橫濱做為館址很適宜,它在明治維新時已開放,而且戰後有英國軍團駐守,他們帶了很多巴基斯坦兵來做咖喱,橫濱的吃咖喱傳統歷史悠久,味道正宗。
問小野在日本全國,有哪家咖喱最好吃?他只舉了七間:東京御茶之水的Echiopia、淡路町的Topuka、名古屋榮町的「香料之秘境」、東京信儂町的Meiya、市之谷的Pakumori、橫須賀的Guruman和橫濱的Hanuman。
用甚麼基準來選出呢?小野回答說:「最好吃的,當然是家裏做的咖喱,到外頭吃,就要找家裏做不到的滋味,愈接近發祥地的印度愈好。」
像拉麵一樣,日本人已經把咖喱弄得甜甜地,一點也不辣,完全日本味為止。在印度絕對吃不到日本咖喱,在中國,原來也沒有日本拉麵。
「按照拉麵博物館的人數,如果咖喱博物館也有一百五十五萬人來的話,我們的咖喱店可以做十五億的生意。」這是館長打的如意算盤。
開拉麵博物館的人不願意看到別人來分羹,酸溜溜地:「我們收人家三百円,僅僅夠開銷。聽說咖喱博物館不收門票,只賺賣咖喱的錢,怎麼做得下去?」
不管怎樣,日本人做咖喱,最好做得不像,要吃像樣的,去印度吃好了。
分類:
05-蔡瀾五談日本
Published on November 16, 2017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