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日本夏天的,還有鬼。
和他們不太罵粗口一樣,日本的鬼故事不多。只在盛夏中說,帶點涼意,到了秋天就絕跡,大談戀愛的悲哀。冬天,日本人創作或閱讀黃色小說,春天只談櫻花。
鬼故事之中《四谷怪談》和《牡丹燈籠》最受歡迎了,改編成電影之後,每逢夏天,必推出來上映。
兩個故事都同情被拋棄的少女,化成厲鬼之後向搶她們丈夫的富家小姐報仇,其他的鬼,只有名字,組成故事的不多。這些鬼分為一百種,叫《百物語》,包括了長舌頭的、有手腳的雨傘鬼等等。貞子並不傳統,是現代人發明的鬼,才會從電視爬出來。
日本人也有盂蘭節,是陽曆的七月十三日到十六日,拜祭父母和祖先。沒有親人的,變為餓鬼。在這節日準備了很多食物施餓鬼。盂蘭節傳統來自唐代僧人不空,他到過印度,繙譯了很多經典,其中有篇叫《救拔焰苦餓鬼陀羅尼經》, 後來傳入日本。
「無緣佛」是祖先的朋友,因為本身沒有親人,由友人後代照顧,在祖先的佛壇旁邊立了一尊無緣佛供養。京都嵯峨野之化野念佛寺裏,有八千尊無緣佛的石像,每年八月底就有人來到這裏點蠟燭,一點數千盞,那種陰森氣氛,比日本一百種鬼更恐怖。
一般家庭到了盂蘭節,在門前焚火,叫為「迎火」,來歡迎死去的祖先。盂蘭會的最後一日也燒火,稱之為「送火」,把靈魂送走。
地區全體集合起燒的,叫「精靈火」,京都東山,燒了一個巨大的「大」字,叫「大文字」。
形象最驚人的是「茄子之馬」,把四技牙籤插在茄子上,成為茄馬,讓祖先靈魂騎著走。日本鄉下路旁經常擺著,像個玩具,但只令人想到一不小心踩著了,會不會也變為幽靈呢?不吉祥的感覺,非常強烈,避之為妙。
分類:
05-蔡瀾五談日本
Published on October 19, 2017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