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札幌有半天的自由活動時間,大家鑽進電器和服裝店,我則在眼鏡舖流連。
「配眼鏡香港便宜。」團友說:「日本人都來香港買,你跑來日本幹甚麼?」
原因是看中了一副最新型的架子,只有零點五克,比一粒乒乓球還輕。
這種新合金技術產品在香港也能找到,不過穿在兩塊玻璃中間的鼻架,把合金金屬捲成了一個圈鑲入,樣子不討人喜歡。新型是夾上去的,至今還沒看過。
「日本做的嗎?」朋友問。
「是瑞士產。」店員回答。
瑞士貨應該在日本更貴,不過現在他們的稅金已輕,店租也便宜,售價和香港所這差無幾。主要的鏡片是日本產。本來Hoya的已經很高級,比Hoya更好的是Nikon,但是最犀利的還是Canon鏡片,可以說是天下最薄最硬最清晰的了,
日本貨該在日本買。
價錢當然是貴的,但是想起每天要用的東西,要節省也是省別的。像我們睡覺那張牀,也要好一點的吧?
這根本是崇日心理。有些人可能這麼想。但日本這地方一分錢一分貨。長久使用的東西,在日本買,並不只是崇日那麼簡單。跟著流行去買他們的判官鞋或者Hello Kitty,用了一陣子就丟掉,那才是浪費和崇日。
「要十天才能配好。」店員說。
日本人做生意不夠我們快。
「趕一趕。」我說。
店員拚命鞠躬道歉,說甚麼也不肯。
「先做好,叫人來拿。」我說。
他們又打躬作揖地:「配上時要為你校好角度,才做得完美,要本人來才行。」
最後只有作罷,還是回香港買,但是那麼貴的東西糊裏糊塗地為你配上,真是有點不值。
分類:
04-蔡瀾四談日本
Published on July 25, 2017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