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los Wang’s Reviews > 安史之乱:历史、宣传与神话 > Status Update

Carlos Wang
is starting
有趣。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話適用範圍真大。對那些掌握史筆的儒者來說,忠奸是按照他們去定義的。
玄宗時代,國內外的局勢跟剛開國已然不同。固有的東北困擾之外,西北還增加了吐蕃這個強敵,而府兵制已經崩壞。職業兵已經是不得不選的道路,而這需要錢。
自漢末以來,中央朝廷都是在跟豪強爭奪人口(財富),唐初,鑑於隋亡教訓,李家只能跟這些既得利益者妥協。過了百年之後,強敵環伺,財政稅收卻跟不上來,而那些保守官僚(賢相)跟既得利者只會勸皇帝擺爛美其名“與民休息”,這叫李隆基如何能忍?
所以,李林甫編《唐六典》,將主要貨幣絲帛等的價值做一個規範,促進了經濟跟減少收稅時的混亂,並且大力清除隱戶,增加國用讓朝廷可以無後顧之憂的用兵四夷。也難怪儘管他戀棧權力,有儒家筆下的各種「惡行」,玄宗卻總是視而不見了。
— Oct 10, 2025 06:55PM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話適用範圍真大。對那些掌握史筆的儒者來說,忠奸是按照他們去定義的。
玄宗時代,國內外的局勢跟剛開國已然不同。固有的東北困擾之外,西北還增加了吐蕃這個強敵,而府兵制已經崩壞。職業兵已經是不得不選的道路,而這需要錢。
自漢末以來,中央朝廷都是在跟豪強爭奪人口(財富),唐初,鑑於隋亡教訓,李家只能跟這些既得利益者妥協。過了百年之後,強敵環伺,財政稅收卻跟不上來,而那些保守官僚(賢相)跟既得利者只會勸皇帝擺爛美其名“與民休息”,這叫李隆基如何能忍?
所以,李林甫編《唐六典》,將主要貨幣絲帛等的價值做一個規範,促進了經濟跟減少收稅時的混亂,並且大力清除隱戶,增加國用讓朝廷可以無後顧之憂的用兵四夷。也難怪儘管他戀棧權力,有儒家筆下的各種「惡行」,玄宗卻總是視而不見了。
2 likes · Like flag
Carlos ’s Previous Updates

Carlos Wang
is starting
作者對楊貴妃相當的同情。傳統史書把楊貴妃描繪成迷惑皇帝,任用自己的親戚楊國忠這個奸臣導致國政衰頹的禍水。實際上如前所述,楊國忠的上位是自己的本事,貴妃的關係頂多就是2成。而作者還考證了楊貴妃於史書上有紀載的「干政」也不過三次,都是無關痛癢的。
所以,唐玄宗的失敗其實自業自得。
至於說作者批評李隆基毫不猶豫地捨棄了楊貴妃求活命,這個就是個人心證了。你總不能真指望這個八十幾歲的老人像個二十幾歲戀愛腦的小哥說:「Over my dead body!」吧.....
— 10 hours, 29 min ago
所以,唐玄宗的失敗其實自業自得。
至於說作者批評李隆基毫不猶豫地捨棄了楊貴妃求活命,這個就是個人心證了。你總不能真指望這個八十幾歲的老人像個二十幾歲戀愛腦的小哥說:「Over my dead body!」吧.....

Carlos Wang
is starting
但這是站在玄宗的角度思考。
禁軍的身家都在京師,要他們棄家而去已是不易,還是去前途不明的四川。早年李隆基跟這些士兵連結很深,但那些跟著他的禁軍將領大多故去,只剩下一個陳玄禮。此人跟楊國忠矛盾已到水火不容,所以當太子黨跟他串謀後,一拍即合,發動兵變。
但陳玄禮基本上還是忠於舊主的,所以他並沒有進一步與太子合作,兵變後依然選擇穩固帝位。於是李亨決定分道揚鑣,在西北各路軍頭觀望的時候,選擇了投奔主動出迎的郭子儀朔方軍,並有了底氣稱帝另立中央。
玄宗寶刀未老,他在逃亡過程仍持續布局,命令親王統率分各路控制四方鎮兵,並許諾釋放更多自主權來贏得他們的支持,在這方面搶得了只是按照慣例大赦天下的新君先機。作者說,這就是為何肅宗迎回太上皇後,依然嚴加防範的緣故,因為這個老人對權力依然執著,而且還沒癡呆。
— 10 hours, 34 min ago
禁軍的身家都在京師,要他們棄家而去已是不易,還是去前途不明的四川。早年李隆基跟這些士兵連結很深,但那些跟著他的禁軍將領大多故去,只剩下一個陳玄禮。此人跟楊國忠矛盾已到水火不容,所以當太子黨跟他串謀後,一拍即合,發動兵變。
但陳玄禮基本上還是忠於舊主的,所以他並沒有進一步與太子合作,兵變後依然選擇穩固帝位。於是李亨決定分道揚鑣,在西北各路軍頭觀望的時候,選擇了投奔主動出迎的郭子儀朔方軍,並有了底氣稱帝另立中央。
玄宗寶刀未老,他在逃亡過程仍持續布局,命令親王統率分各路控制四方鎮兵,並許諾釋放更多自主權來贏得他們的支持,在這方面搶得了只是按照慣例大赦天下的新君先機。作者說,這就是為何肅宗迎回太上皇後,依然嚴加防範的緣故,因為這個老人對權力依然執著,而且還沒癡呆。

Carlos Wang
is starting
從後見之明來看,靈寶之戰從政治上一開始就分了勝負。
主帥哥舒翰心懷異志,底下西北軍跟中央軍貌合神離,將領各有心思,士兵出征前就在鬧缺糧餓肚子,士氣低落。反觀燕軍主帥崔乾祐,早就選好了優勢戰場等著唐軍落入圈套,各種準備妥善運用兵種打出配合,算計好對方可能出的排妥善應對,怎麼看都是必勝的節奏。
作者指出,哥舒翰最令人髮指的是,他自己帶著三萬精銳在對岸觀戰,當崔乾祐的伏兵包抄的時候,這些部隊能至少有個半數在後掩護,就算唐軍敗了也不至於大潰。
然後作者批評玄宗刻薄寡恩,其實根本不惜將士性命。也難怪封常清、哥舒翰不甘心當那個「代價」。匆忙布局的洛陽、潼關防線轉瞬失守後,年老的皇帝不是死守京師,而是直接一走了之。他不敢前去動向不明的西北軍老巢,而是決定逃到楊國忠的老巢四川,雖然那邊反擊不易,但至少政治上安全,錢糧也無虞。
— 10 hours, 43 min ago
主帥哥舒翰心懷異志,底下西北軍跟中央軍貌合神離,將領各有心思,士兵出征前就在鬧缺糧餓肚子,士氣低落。反觀燕軍主帥崔乾祐,早就選好了優勢戰場等著唐軍落入圈套,各種準備妥善運用兵種打出配合,算計好對方可能出的排妥善應對,怎麼看都是必勝的節奏。
作者指出,哥舒翰最令人髮指的是,他自己帶著三萬精銳在對岸觀戰,當崔乾祐的伏兵包抄的時候,這些部隊能至少有個半數在後掩護,就算唐軍敗了也不至於大潰。
然後作者批評玄宗刻薄寡恩,其實根本不惜將士性命。也難怪封常清、哥舒翰不甘心當那個「代價」。匆忙布局的洛陽、潼關防線轉瞬失守後,年老的皇帝不是死守京師,而是直接一走了之。他不敢前去動向不明的西北軍老巢,而是決定逃到楊國忠的老巢四川,雖然那邊反擊不易,但至少政治上安全,錢糧也無虞。

Carlos Wang
is starting
關中的產能,負擔不起一個管領天下的首都,特別是龐大統治階級,乃至後期軍事重心轉移到西北之後,更是無力。即便是在太宗乃至睿宗這段帝國“盛世”,仍有多次皇帝不得不東移洛陽就食的難堪紀錄。
玄宗決心改變這個情況,他尋找了有能力的官僚努力改革漕運。裴曜卿做到了,他改善了從揚州運到關中的路途中最困難的一段洛陽穿越陝州到長安這邊,大大的提高了運輸量與降低耗損,終於使皇帝不用再當一個“逐糧天子”。
然而,安史之亂爆發,叛軍迅速的攻佔了洛陽跟陝州,徹底斷絕了這段重要的糧道。雖然玄宗很快地就轉移改從荊州經漢中轉到關中,但安祿山也很快地就派兵進攻南陽,企圖斷絕這個路線。
最後,掌握帝國最後一支精兵的哥舒翰此時漸漸露出的桀傲不遜,也讓玄宗日漸不安,他迫使皇帝殺了政敵安思順,又有謠傳要對付楊國忠,這些舉止幾乎跟叛軍無二致。如果朝廷又拿不出賞賜跟糧食,玄宗實在無法想像這些軍頭會做出什麼。
所以,儘管河北局勢大好,南陽一時也守住了,玄宗卻無法等了。
— Oct 16, 2025 05:25AM
玄宗決心改變這個情況,他尋找了有能力的官僚努力改革漕運。裴曜卿做到了,他改善了從揚州運到關中的路途中最困難的一段洛陽穿越陝州到長安這邊,大大的提高了運輸量與降低耗損,終於使皇帝不用再當一個“逐糧天子”。
然而,安史之亂爆發,叛軍迅速的攻佔了洛陽跟陝州,徹底斷絕了這段重要的糧道。雖然玄宗很快地就轉移改從荊州經漢中轉到關中,但安祿山也很快地就派兵進攻南陽,企圖斷絕這個路線。
最後,掌握帝國最後一支精兵的哥舒翰此時漸漸露出的桀傲不遜,也讓玄宗日漸不安,他迫使皇帝殺了政敵安思順,又有謠傳要對付楊國忠,這些舉止幾乎跟叛軍無二致。如果朝廷又拿不出賞賜跟糧食,玄宗實在無法想像這些軍頭會做出什麼。
所以,儘管河北局勢大好,南陽一時也守住了,玄宗卻無法等了。

Carlos Wang
is starting
傳統史書把罪過賴給了當時的監軍邊令誠,說他因為跟高仙芝索賄不成,於是讒言構陷。但作者指出,此人在西北跟高仙芝本就是老搭盪,還救過他一次;而高仙芝本身也是個貪腐的人,跟邊令誠早就「有福同享」過,沒道理這時候才鬧翻。史書記載邊令誠多次向高仙芝進言被拒絕,作者認為是他明白皇帝要死守洛陽、陝郡的戰略意圖,所以苦勸他別退,但不被聽從。出於自保,只好向玄宗告發。
玄宗原本的盤算完全落空,震怒之下,自然毫不留情的將高、封二將斬殺。
封常清一代名將,卻出於私心置大局於不顧,雖非完全不可理解,但終究是死有餘辜。
高仙芝就多少有點值得同情了,作者再次指出,他如果沒有誤信,當時從長安的大軍已經出發,死守陝郡面對只有騎兵的叛軍先鋒是完全守得住的。
至於史書之所以這麼紀載,則是跟肅宗朝出於政治目的,讓叛亂初期的老皇帝有各種決策失誤而做的曲筆了。
— Oct 14, 2025 07:58PM
玄宗原本的盤算完全落空,震怒之下,自然毫不留情的將高、封二將斬殺。
封常清一代名將,卻出於私心置大局於不顧,雖非完全不可理解,但終究是死有餘辜。
高仙芝就多少有點值得同情了,作者再次指出,他如果沒有誤信,當時從長安的大軍已經出發,死守陝郡面對只有騎兵的叛軍先鋒是完全守得住的。
至於史書之所以這麼紀載,則是跟肅宗朝出於政治目的,讓叛亂初期的老皇帝有各種決策失誤而做的曲筆了。

Carlos Wang
is starting
玄宗的戰略就是「不惜一切代價」的在洛陽一帶防線拖住叛軍直到西北援軍到來。(作者很敢玩梗啊)
而這個代價就是封常清與高仙芝。他們兩人都帶著以少數精兵為主體的菜鳥去面對如狼似虎的安祿山軍團,顯然有些悲壯,但卻不是必死。
作者指出,封常清負責洛陽,這裡自古險要,糧食充裕,即便是帶著一群新兵,要守到援軍到來也絕非不可能。但這個老兵油子卻不這麼想,他出戰兵敗還可以跟皇上說我盡力了,但圍城陷落卻是必死無疑。結果封常清帶著這些菜鳥去跟叛軍精銳鐵騎野戰,丟個精光,灰溜溜的逃走。
在陝郡的高仙芝顯然被封常清的速敗搞懵了,而且對方肯定隱匿了真相,只強調敵軍有多強大,並勸他後撤死守潼關才是上上之策。高仙芝在這種情報不足的情況下,做出了最安全但在政治上最失敗的決定。
— Oct 14, 2025 07:50PM
而這個代價就是封常清與高仙芝。他們兩人都帶著以少數精兵為主體的菜鳥去面對如狼似虎的安祿山軍團,顯然有些悲壯,但卻不是必死。
作者指出,封常清負責洛陽,這裡自古險要,糧食充裕,即便是帶著一群新兵,要守到援軍到來也絕非不可能。但這個老兵油子卻不這麼想,他出戰兵敗還可以跟皇上說我盡力了,但圍城陷落卻是必死無疑。結果封常清帶著這些菜鳥去跟叛軍精銳鐵騎野戰,丟個精光,灰溜溜的逃走。
在陝郡的高仙芝顯然被封常清的速敗搞懵了,而且對方肯定隱匿了真相,只強調敵軍有多強大,並勸他後撤死守潼關才是上上之策。高仙芝在這種情報不足的情況下,做出了最安全但在政治上最失敗的決定。

Carlos Wang
is starting
唐廷應對反叛的戰略只有一種,就是等帝國唯一能跟叛軍戰的西北諸軍回防,在此之前,只能不惜一切代價死守。
史書上記載玄宗、楊國忠跟封常清都狂言可以秒殺叛軍,作者說這只是輿論戰,為了安定人心的一種方法而已。事實上觀乎之後朝廷的所有舉措,無不是為了防禦而布置的。
— Oct 13, 2025 07:51PM
史書上記載玄宗、楊國忠跟封常清都狂言可以秒殺叛軍,作者說這只是輿論戰,為了安定人心的一種方法而已。事實上觀乎之後朝廷的所有舉措,無不是為了防禦而布置的。

Carlos Wang
is starting
玄宗對於安祿山的一個誤判是兵力。他認為即便身掌三鎮節度使,但安祿山實際能控制的部隊並不足以威脅帝國安危,以其才智也不至於產生過多的野心。
然而老皇帝忽略的是,北方的契丹跟奚人,還有其他流亡的胡人,他們都逐漸加入了安祿山的麾下。然後河北對於朝廷重心轉移到西北的不滿,楊國忠的打壓,玄宗自以為帝王心術的敲打,都在促成安祿山的反意。
(據說安祿山原本表示他對玄宗是有感恩知遇之恩,打算在他死後再反的,不過我想想這段紀載好像哪兒怪怪的)
安祿山起兵後的戰略抉擇有二,一是循李淵當年起兵的路線從河東入關中,但這邊地勢險要,補給困難,如果有失,叛軍就要在後勤劣勢下面對唐軍反擊,是場豪賭。所以安祿山沒有別的選擇,但他還是做了一個漂亮的布置。他選擇了一支特殊部隊,誘殺了河東節度使,使當地的唐軍癱瘓很長一段時間,爭取到其南下的機會。
— Oct 13, 2025 07:48PM
然而老皇帝忽略的是,北方的契丹跟奚人,還有其他流亡的胡人,他們都逐漸加入了安祿山的麾下。然後河北對於朝廷重心轉移到西北的不滿,楊國忠的打壓,玄宗自以為帝王心術的敲打,都在促成安祿山的反意。
(據說安祿山原本表示他對玄宗是有感恩知遇之恩,打算在他死後再反的,不過我想想這段紀載好像哪兒怪怪的)
安祿山起兵後的戰略抉擇有二,一是循李淵當年起兵的路線從河東入關中,但這邊地勢險要,補給困難,如果有失,叛軍就要在後勤劣勢下面對唐軍反擊,是場豪賭。所以安祿山沒有別的選擇,但他還是做了一個漂亮的布置。他選擇了一支特殊部隊,誘殺了河東節度使,使當地的唐軍癱瘓很長一段時間,爭取到其南下的機會。
Comments Showing 1-2 of 2 (2 new)
date
newest »

message 1:
by
Eressea
(new)
-
added it
Oct 10, 2025 07:05PM

reply
|
f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