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式婚禮佈置 插畫x旗幟x花藝x拍立得 (下)


這篇想來分享一下,我的朋友場婚禮佈置中,自己設計的迎賓拍立得活動跟手作的部分,上篇已經先分享過整體的規劃,還有佈置廠商的心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這篇:我的美式婚禮佈置 插畫x旗幟x花藝x拍立得 (上)看唷!




1.迎賓拍立得



當初在規劃的時候,也考慮到所謂的迎賓禮、位上禮等小禮物,但對於項目的選擇,真的是絞盡腦汁也沒有讓我們滿意的選擇,回想自己參加過的喜宴,鮮少有印象深刻,或者會想珍惜地保留下來的小禮物,且若要兼顧質感,近百份禮物準備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後來靈光一閃, 規劃了一個拍立得的迎賓流程,就把拍立得,當作是我們給賓客的小禮物吧!


參考一些網路上的婚禮案例後,發現多是在簽到處增加一個拍立得,讓賓客自行拍攝、貼在留言本上面,但了考量到以下幾個可能遇到的問題:


1.拍立得若無人管理,底片的更換跟數量會無從控管。(EX:被小朋友拿去亂按)

2.並非每個人都會很主動的去拍照,但我們是希望大家都可以留下紀錄。


因此,我們改良了有點像闖關遊戲的流程如下:


→賓客簽到時,會從禮金桌拿到一張拍立得兌換券



→賓客持一張兌換卡,可向現場專門的拍立得攝影手,兌換拍攝兩張拍立得(攝影手會回收兌換卡)。



→拍立得一張給賓客自留,一張會放到宴會廳入口的賓客名單大看板上。



→賓客名單的大看板上有所有人名字(照座位排,所以同時也是座位表)



大家找到自己的名字以後,把卡取下,換上自己的第二張拍立得。同時姓名卡的背面就是喜餅卡,可憑喜餅卡在婚禮結束後領取喜餅。


左邊是姓名卡的設計圖,右邊是翻過來是喜餅提領卡,因為人名都不相同,我是輸出在厚紙上以後,手工雙面黏貼製作而成的。






以下是座位表的設計模擬圖。



以下是實際製作出來的樣子,我是直接訂做指定尺寸的框,把底圖輸出以後放進框裡,最後在框的外面貼上相片角貼,以方便貼上拍立得。



以上的流程有幾個好處:


1.拍立得手會依照兌換卡的數量,管制底片的使用,且可以讓拍立得手先熟悉相機跟更換底片的使用流程,避免一般人容易操作失敗的問題。

2.為了要領取喜餅,所以大家都「被強迫」去換拍立得。

3.當大看板上的姓名卡逐漸替換成拍立得,不止是一個很好看的裝飾,也可推估賓客入座率。



但要實現以上的流程,有以下幾個關鍵要素與心得小提醒:


1.需要有專門人員作為拍立得攝影手,這點倒是不用到找專業的攝影師,我們是情商兩位平常會玩攝影的朋友幫忙。然後委託招待人員,協助賓客將拍立得貼上座位看板、並換下喜餅卡。這個流程也可以透過文字說明,請賓客自行操作,但因為非一般常見活動,有工作人員在場,能避免造成喜餅卡被亂拿,或大家不曉得如何使用所造成的現場混亂。


因此真的非常感謝當天擔任工作人員的朋友們,讓活動進行地非常順利。



在座位看板旁邊也有標示出流程。



 


2.因為我們婚禮是剛好所有賓客都有餅,若一般以女方親友才領餅的話,男方親友就沒有兌換喜餅卡的必要。


3.拍立得非常重視環境因素,雖然相機有閃光燈,但在自然光線佳的地方拍攝,不僅成功率高拍起來顏色也比較好看,若婚宴在較昏暗的室內空間,拍立得失敗率會很高,因此會特別推薦給戶外、美式婚禮的朋友。


4.我們賓客人數不滿100人,所以可使用一個大看板放入所有人的姓名卡,若婚禮人數很多,可能就不適合賓客名單一字排開的作法,或者可改成拍攝完畢後,由拍立得攝影手直接回收一張賓客的拍立得。


5.對於收到拍立得,年輕朋友普遍都表示滿開心的,但對長輩來說,卻不一定能欣賞拍立得的有趣之處,聽過長輩對拍立得的評語是「怎麼又小又模糊」,所以此作法也較推薦給年輕賓客多的婚宴。



6.既然特別要拍照,若現場有一些特別準備的背景,也能讓元素比較豐富,效果更好。


7.為了這個活動,我們在婚禮前,花了很多功夫確認賓客的名單跟核對每張卡的正確性,因為一份帖對一份餅,因此若被邀請的賓客有攜伴,則是兩位都會有姓名卡跟拍立得兌換券,但只有被邀賓客本人的姓名卡背後會有喜餅卡。



當然,現在也有很多現成的服務或設計,可以實現「拍照+現場印照片」這件事情,像是拍貼機租借、現場列印服務等等,但,純粹就是我們私心喜歡拍立得的人味跟溫暖手感,才搞這麼一遭,最後麻煩到自己XD。


順帶一提,最後統計兩台相機用掉了約17盒拍立得(含新人的婚禮側拍)。拍立得一盒10張,網購價格一盒約160-200不等。


最後我們回收的拍立得,全部收在相本裡面,也成為一種婚禮紀錄,每次翻閱都覺得心頭暖暖的,是我們珍貴的回憶。






2.座位姓名卡



現場的所有座位,都擺上賓客的姓名,當初會想這樣做,是因為這場婚禮的賓客人數很少,所以每一位賓客都真是我們真心想邀請的朋友,覺得若座位上還寫著自己的名字,有種「專屬     貴賓」的感覺。


而姓名卡,底卡的設計比較簡約,是美術紙加上壓克力顏料暈染的裝飾色塊,男生的是藍色,女生的是金色,邊邊的部分故意用一點手撕紙的效果,也跟我的誓言本做呼應。而名字是用金色油漆筆手寫上去的的,為求設計好看,以英文為主,無英文名字的再使用中文,但其實我沒有在練藝術字,所以是土法煉鋼地模仿一些字體才完成。



最後一張一張擺到座位上。







雖然座位卡是不太奢望大家會保存下來,但畢竟寫著自己的名字,當天還滿多賓客會特別拍下它的身影留念,這樣我就已經很欣慰了。







3.姓名卡、喜餅卡、拍立得兌換卡、所有看板海報



講到自己手作的東西,最後一個,就是現場所使用的所有小卡跟海報輸出,都是我自己設計的,但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有偷吃步,搭配一些現成素材設計而成。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December 20, 2019 05:06
No comments have been added yet.


Yu-Hsuan Huang's Blog

Yu-Hsuan Huang
Yu-Hsuan Huang isn't a Goodreads Author (yet), but they do have a blog, so here are some recent posts imported from their feed.
Follow Yu-Hsuan Huang's blog with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