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有許多書讀了,好像沒有用處似的。並不能夠解决困難的。然而,這是錯誤的。無論那本書有用處,能幫助你解决困難的,當在適用的時候。現在舉個例子來說。有一個學生,在晚上看本小說,這本小說非常好看。看得興味十足的時候,燈光忽而熄滅了。那時,他好不心煩。這是他的目前困難,他用什麽方法去克服這個困難,以繼續看小說呢!於是讀書的用處,就在這時候發現了。他細細研究燈光熄滅的道理,知道是燈油少了的緣故。燈心吊在上面,不碰着油,所以火光熄了。當時,他就想起“伊索寓言”上有一段的故事,說有一隻鸕鶿,嘴渴得很,見到一瓶中有少些的水。然而因水太少了,牠的嘴不能伸入瓶中去吸。因此,牠便想出法子,把小石子投到瓶中去,使瓶中滿裝石子,水浮在瓶口,牠便可以吃了。於是,這個學生便想到用銅元投入燈中,使火油浮起。然而因燈口極小銅元不能投入。他於是又想到他曾學過理化科,知道火油比水輕,把水裝進去,火油便可浮在上兒,而且水和火油不相混合,對於燈光一無妨礙,所以他便這樣做了。結果,他的困難自然解决了。這裏,我們可以知道:讀書多的用處了。那個學生當讀“伊索寓言”的時候,决不會想到在現在看小說時要用他來解决困難的。所以讀書是可以幫助我們解决困難的;讀書愈多,難困更容易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