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讀書(繁体版)
Rate it:
14%
Flag icon
宋人張載說:“讀書先要會疑,”“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又說:“可疑而不疑不曾學,學則須疑。”“學貴心悟。守舊無功。”
15%
Flag icon
心中苟有所開,原便劄記,否則還失之矣。”
Amiee Park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代学者尚且如此
15%
Flag icon
我們平常所吸收進來的思想,無論是聽來的,或者是看來的,不過在腦子裏有一點好或壞的糢糊而又零碎的東西罷了。倘若費一番功夫,把他芟除的芟除,整理的整理,綜合起來作成劄記,然後那經過整理和綜和的思想,就永久留在腦中,於是這思想,就屬於自己的了。
17%
Flag icon
了。
Amiee Park
read more to build your own context, which helps understand other material, even seemingly irrevelant
18%
Flag icon
我們理想中的讀書人是又又博,像金字塔那樣。又大,又高,又尖,所以我說: “為學當如埃及塔, 要能博大要能高。”
25%
Flag icon
第三,因為要解决我們的困難所以要讀書。讀了書是能夠替我們解决目前的困難,應付環境,和獲得思想材料的來源,所以要讀書。
Amiee Park
hit my heart
33%
Flag icon
同時,有許多書讀了,好像沒有用處似的。並不能夠解决困難的。然而,這是錯誤的。無論那本書有用處,能幫助你解决困難的,當在適用的時候。現在舉個例子來說。有一個學生,在晚上看本小說,這本小說非常好看。看得興味十足的時候,燈光忽而熄滅了。那時,他好不心煩。這是他的目前困難,他用什麽方法去克服這個困難,以繼續看小說呢!於是讀書的用處,就在這時候發現了。他細細研究燈光熄滅的道理,知道是燈油少了的緣故。燈心吊在上面,不碰着油,所以火光熄了。當時,他就想起“伊索寓言”上有一段的故事,說有一隻鸕鶿,嘴渴得很,見到一瓶中有少些的水。然而因水太少了,牠的嘴不能伸入瓶中去吸。因此,牠便想出法子,把小石子投到瓶中去,使瓶中滿裝石子,水浮在瓶口,牠便可以吃了。於是,這個學生便想到用銅元投入燈中,使火油浮起。然而因燈口極小銅元不能投入。他於是又想到他曾學過理化科,知道火油比水輕,把水裝進去,火油便可浮在上兒,而且水和火油不相混合,對於燈光一無妨礙,所以他便這樣做了。結果,他的困難自然解决了。這裏,我們可以知道:讀書多的用處了。那個學生當讀“伊索寓言”的時候,决不會想到在現在看小說時要用他來解决困難的。所以讀書是可以幫助我們解决困難的;讀書愈多,難困更容易解决。
34%
Flag icon
讀書愈多,難困更容易解决。
36%
Flag icon
眼到對於讀書的關係很大,一時眼不到,貽害很大,並且眼到能養成好習慣,養成不苟且的人格。
37%
Flag icon
札記又可分四類。a抄錄備忘;b作提要,節要;c自己記錄心得;d參考諸書,融會貫通,作有系統的著作。
44%
Flag icon
他說‘應該尅期。’尅期是一本書拿到手裏,定若干期限讀完,就該準期讀完。
Amiee Park
totally agree。我总是贪多,好几本书同时看,到最后哪个都没看好还把前面的忘记了
51%
Flag icon
個好人,一定要具有次例三個條件: (1)優良的品性,(2)豐富的知識,(3)應變的才能。
51%
Flag icon
但是現在到處都看到書獃子,知識雖很豐富,差不多什麽都知道,可是遇事卻無應付方法。這就是因為他“只知為求知識而讀書,不是為學做人而讀書。”的原故啊!
56%
Flag icon
無論新的,舊的道德學,關於仁義的德行,皆是特別注重的,我們不讀書,不學做人則已,要讀書要學做人,我以為一定要依據仁義,以求得圓滿生活。那末,對於第一點,“為什麽讀書?”的問題,我的答案,道“讀書是為學做人,”也就可以明白了。
57%
Flag icon
我說書可以分做廣義的和狹義的,抽象的和具體的多種。
Amiee Park
书的定义并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书。给人启发教人明事理的也是书。
58%
Flag icon
若專來說做人哩,我以為,應有下面的六套功夫:(一)讀古人書,(二)受師友訓導,(三)觀察事件,(四)驗之於行事,(五)反省,(六)記載這也可說一種是“讀活書的辦法”本來名人遍天下,我們又何必專靠已死的古人呢?只靠書本,一定不夠用,離開具體的書本,抽象的書多得很哩。廣義的與抽象的書,比狹義的與具體的書,實在是重要得許多。所以我說:“書不僅是具體的一本一本讀物。凡是各種事物,都可以做我們的書。”
59%
Flag icon
書不僅是具體的一本一本讀物。凡是各種事物,都可以做我們的書。”
60%
Flag icon
(二)讀書有三戒: (1)戒盲讀 不加選擇,一會兒看這類,一會兒看那類,徒耗時間,一無所得。(2)戒浪讀 雖經選擇;而不確定目標,且忽作忽輟。(3)戒死讀 不反省,不詳察,不求與事實相考證。
Amiee Park
很不幸,三戒是我读书的现状
60%
Flag icon
(三)讀書有四要: (1)要與物的觀察相印證。(2)要與事的體驗相融和。(3)要配合目的,時間,和需要。(4)要思學合一。
63%
Flag icon
眞學問者為學問而學問,眞讀書者也應為讀書而讀書,也就是“無所為”而讀書。凡做事“無所為”而為的,必對於其事有深切之了解,濃厚之興趣。有“終生以之”的决心,有“不可須臾離也”的情緒,那末可以達到成功之境,並且可以使他生活愉快而富於意義,小孩子為游戲而游戲,雖汗流浹背,還是“樂此不疲。”假使上了學為分數而體操,他的情緒就不是這樣了,讀書也是如此。假如為了什麽而讀書,達到目的以後,對於讀書的興趣要漸漸的淡了,達不到目的,也要漸漸的灰心起來了,因此吾以為讀書不應該夾雜其他目的,若是問為什麽要讀書,就答他為讀書而讀書。雖然;話雖如此,要大家明白這道理也不是容易的,所以喚起讀書興趣,是提倡讀書最好的方法。
64%
Flag icon
願為而不怨為,這就叫做對於這件工作有興趣。古人所謂“讀書最樂”又有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似玉”等,都是形容讀書的樂趣,假如沒有培養讀書的興趣,就領會不到這樣的樂處,這是淺而易見的事實。有人說人們從事一種工作,怎樣才可以發生興趣是免強不來的,假如某種工作和他個性不適合,或是不合需要,結果必不能發生興趣,讀書固然人人需要,但是不指示讀書之目的,他不感覺需要?怎樣可以引起他讀書的興趣呢?此說當然也有一部分理由,但决不是絕對的。假使人們的興趣,果然完全是天賦而非環境或其他方法所能轉移的,我們對於教育的功能。就要發生很大的疑問,至少可以說教育的功能是有限度的。大概教育學者不會承認吧!所以我們可以深信興趣固然由於天賦,而環境和教育的力量也非常之大,可以轉移,祗要轉移的方向和他天賦的個性不至太相懸殊罷了。從幾千年人類遺傳的歷史看起來,讀書應該人人知道需要,人人具此天性,所缺少的未必人人對於讀書有興趣,吾們應該以教育的力量造成讀書的環境,使人人不但不以讀書為苦而以為樂,不以讀書為工具手段,而以為生活需要,那末讀書之風自盛,而讀書之效用亦在其中了。
69%
Flag icon
所謂學問必須是能知能行,而且是正確的知,正確的行,才能算是眞學問。能知不能行的人,固然是與蛀書蟲沒有什麽區別,所以所行都是不正確的,那於人於事於社會都是沒有裨
Amiee Park
current me
69%
Flag icon
正確的知,正確的行,就應當把求得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實驗起來。譬如化學上講輕二氧H
71%
Flag icon
若在未學之先,就害怕這些痛苦和失敗,那一定是學不會的。
Amiee Park
不要害怕失败,谨记!
76%
Flag icon
作文正同蜘蛛抽絲一樣。要抽纔有,不抽永遠沒有。
78%
Flag icon
周作人先生所說:“小說,曲,詩詞,文,各種,新的,古的,文言,白話,本國,外國,各種:還有一層,好的,壞的,各種:都不可以不看,不然便不能知道文學與人生的全體,不能磨練出一種純的趣味來。自然,這不要成為亂讀,須得有人給他做指導顧問,其次要別方面的學問知識增進,逐漸養成一個健全的人生觀。”(
79%
Flag icon
有系統的讀書,可分兩面說:一面是我們如要懂得一些文學原理,就應該看些什麽本間久雄的文學概論。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徵或盧那卻爾斯基
82%
Flag icon
(一)應該多看一些社會科學的書,懂得一些唯物史觀,經濟史觀,人類學,等常識。
83%
Flag icon
(二)應該多看一些論理學,心理學的書籍,懂得一些思想法則,心理現象。
83%
Flag icon
(三)應該多看一些自然科學的書,如生物學,物理學。天文學地質學等,懂得一些天,地,人,物的歷史和現狀。
84%
Flag icon
叔本華是主張思想,反對讀書的,他曾說過很妙的話:思想是自己跑馬,讀書是讓旁人在我們的腦裏跑馬。他的話自然有點偏激。但是中國是一個泥古的民族。所以
87%
Flag icon
我們讀古今名人的文章,要和蠶吃桑葉一樣,吐出絲來。模倣好比蠶吃桑葉吐桑葉,中國的白話文的歷史比文言文短得多,所以現在白話文正有待於我們的試驗和創造,造成一種豐富優美而淸新的詞句和文體。我們要使白話文能夠寫景,寫情,寫意,寫事,運用自如。我們要使白話文能夠簡潔,也能夠繁複;能夠明白,也能夠深刻。幾本古老的
Amiee Park
好比喻。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