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Ying's Blog, page 9

January 19, 2010

虹影《好儿女花》获亚洲周刊全球2009年十大小说第二名





台湾九歌编辑来信告之本狐 《好儿女花》获亚洲周刊2009年十大小说第二名,说第一名是向文学祖师奶奶张爱玲的《小团圆》致敬,说我折了无冕之冠。谢谢她。


亚洲周刊2009年全球十大小说揭晓

 虹影的《好儿女花》获十大小说第二名

二零零九年亚洲周刊十大小说紧扣众多历史周年记忆,涵盖南京大屠杀、国共内战、新中国诞生、国民党迁台、反右、文革、大马华人、中国崛起等,拒绝
遗忘成为母题。张爱玲、虹影、陈冠中、葛亮、苏童、阎连科、蔡素芬、也斯、陈玉慧、韩丽珠的十本小说,写出更多想象与思考空间,也分担中华民族软实力发展
的命运。

 二十一世纪首个十年结束了,二零零九年中文小说的内容也紧扣当下众多历史周年的记忆,涵盖南京大屠杀、国共内战、新中国诞生、国民党迁台、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及经济腾飞,等等。文学与历史及今日融合,成为灵感的源泉。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January 19, 2010 08:26

January 4, 2010

祝高行健生日快乐


2000年高行健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获奖证书和奖章


     祝高行健生日快乐!


雪下了一天一夜,整个北京变得很美。现在是一月四日早上,在西半球的人们仍在睡梦之中,那儿还是午夜。

今天是高行健七十岁生日,在他醒来之前,让我先对他说一声生日快乐!

获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前,高行健获过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美国终身成就学院金盘奖;后来法国为他举行"高行健年",他得到纽约公共图书馆颁发"雄狮奖"。香港中文大学、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台湾的台湾大学和中央大学、中山大学等皆授予他荣誉博士。

他的故土呢?

十年后仍未出版他的两部重要长篇《灵山》、《一个人的圣经》。请问,有多少人看过他的作品,知道那划时代《车站》、《绝对信号》、《野人》?

搜索一下网络,学院里倒是有不少人在研究他的作品,可是我们年轻的一代,几乎少有知道他的名字和作品。

这一切真令人感到悲哀。

 

我早年读清刘鹗span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January 04, 2010 01:02

December 29, 2009

我看《小闲事》



 我看《小闲事》

                                 

最是那第一眼,男女对上了,就改不了初衷。我看《两地书》时正处于朦懂之年,能找着的书都看,看不懂也看。可是看这两人写信之频繁就感受到他们一定是日日想着对方。年长后重读此书多遍,明白那种情是冤家必遇的情,那种爱是前世今生的爱,心里好生嫉妒,企盼能有如此良缘。


良缘靠上天赐。上天不赐我,我就找个假想的,假也假不得,便会受伤受罪。有了赵瑜的《小闲事》,仿佛内心遗憾减少些许。实话讲,我就没这本事,写出如此长梦一般的姻缘来。


世面上有多少写鲁迅的书?若包括国外汉学界,那就得好好计算一番。那么多书,谁敢说自己能写好鲁迅呢?谁都不敢。写鲁迅难,写鲁迅的情事更难。可赵瑜敢,在他笔下,鲁迅横眉而不冷视,孝子却不贤朋友,他变得心思重重,为小事也忧心烦恼,有时可笑滑稽,不管之前无性生活,还是之后有了爱人,他做人格外小心谨慎,犹豫难决,甚至到幼稚程度。不管如何,最终,他像所有恋爱中的男人,义无反顾地爱上一匹害马,并与她生活在一起。


span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December 29, 2009 04:25

December 28, 2009

晚公布四个月的婚礼,女儿波妞是花童


本狐挽着意大利父亲费里甫的手臂走向婚礼




因为有不少朋友来信说,未看到今年八月在意大利举行的婚礼,所以重新贴:



如本狐的《好儿女花》里所写,我与W的爱情从威尼斯开始。有一百多位中外艺术界朋友从世界各地到意大利福祈参加婚礼。我的女儿是我的花童之一。没有什么事比这更令我感激上帝的了?!直接在此看婚礼电影摘选,点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rz1ztJHUuo/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December 28, 2009 05:17

December 22, 2009

他是不是《小团圆》里的"胡兰成"?


最近我被媒体问及最多的《好儿女花》中"二女侍一夫",问我如何评价书中男主人公小唐,也是书中的丈夫,媒体统统指向同一人赵毅衡。
我只能说,他是不是《小团圆》里的"胡兰成",请读者读了我的小说来评判。

 

武汉晚报袁毅昨天独家采访本狐



   
你说《小团圆》敢于揭开自身隐痛?


  《好儿女花》是用刀子来解剖自我,关于家丑外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记者(以下简称"记"):新书以卑微而顽强的"好儿女花"俗称"指甲花"命名,要表明什么寓意?

  虹影(以下简称"虹"):根据我母亲的小名来的,我把它作为一个书名有两个意思:这个《好儿女花》对我们的母亲而言,我们做儿女的不管是好还是坏,我们都是好的。相对于母亲而言其实也是这样的,不管我们的母亲是坏还是好,对于我们儿女来说,母亲永远是好的。

  记:你原名陈虹影,为什么去掉陈字?"火狐虹影"是自况吗?

  虹:因为我有两个父亲,姓哪一个都不对劲,还不如姓自个儿的。自喻为火狐是因为从前在伦敦家中花园有一条火狐常来访问我,她不甘驯养一心自由的精神,深得我心。

span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December 22, 2009 02:26

November 24, 2009

我的心事与谁说--写给汉娜小姐和小姐姐的诗及其它



我的心事与谁说--写给汉娜小姐和小姐姐的诗及其它

自从我的小说《好儿女花》出版后,得到读者和媒体朋友的关心和报道,内心非常感激。一些媒体只想"对号入座"故意以抢眼球的字眼报道,忽略了我写作这本书的本意,对此,非常厌恶。这本书并非清帐或报复,也不是想揭隐私和家丑。

我很小的时候,因为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心想渡过长江去,在十八岁那年,我发现自己私生女的身世,从家里逃走,渡过长江,我走出重庆,后来走出中国。在伦敦,可是我看不见自己,感觉周围全是浓雾弥漫。我不知自己在哪里。那是多么漫长的迷失,我害怕担忧,于是我想回到长江边,再重新跨过江,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站在这儿。童年的一切清晰在眼前,我在细雨中的江边奔跑,去找在长江边做苦力的母亲回家救因饥饿而去缆车捡粮食而伤的五哥,那就是我。写这本书就是这么一次回涉长江,回到童年故乡的过程,更是一次自我救赎过程。

图片里是汉娜小姐,八月在意大利本狐的婚礼开始前几分钟,你看她多美,多快乐。可是现在我不知道她在什么地方?我有好些话想给她说和给小姐姐及我的家人说,无奈现代通讯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只好将这些话都写进了我的诗里。盼望他们能读到。



汉娜小姐

 

span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November 24, 2009 14:43

November 18, 2009

虹影携新自传体小说《好儿女花》与北京读者见面会

十月在法兰克福,参加了好些有意思的活动,也遇见了好些有意思的陌生人。他们在一瞬间全成了时间的斑点,渗入我过去的记忆,一次一次变戏法,大浪淘沙,最后浮出时间表层,有了一首诗。


上个月我去过马堡

它的坡度,是一匹向上跃的动物

没有思想

天使的手招了招

把我冰在半途


那个人三次经过

鬼祟地抱着红色瓶子

在大教堂下

双目着火星

听我唱歌

 

之后他举起瓶子对着道路

我突然跃起,散落如疼痛的葡萄

统统滚下马堡的石阶




时尚廊书吧的老板要我在这儿帖消息:这是书吧在豆瓣上发布的活动预告,请点击:

虹影携新自传体小说《好儿女花》与北京的读者见面会
敬请诸位朋友参加:

 开始时间: 11月22日 周日 14:30

 结束时间: 11月22日 周日 17:00

地点: 北京 朝阳区 光華路9號世貿天階北街時尚大廈二層 L214 時尚廊 主办方: 时尚廊



会去一些文学艺术界的朋友,那儿有中文书外文书,还有日本好厨师做的各式美味,包括意大利面条和切士蛋糕,都是难得的佳品。本狐尝过,好极了。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a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November 18, 2009 10:05

November 14, 2009

虹影 生命历程发酵成创作养分




虹影 生命历程发酵成创作养分


                           

《好儿女花》,这是一个从死亡开始的故事。2006年10月25日星期五,虹影的母亲陷入弥留,远的近的,她等着六个孩子从各处飞奔回家。人在北京的虹影赶搭飞机回重庆,在机上她接到了小姐姐的电话,透过电话她哭唤母亲,要母亲等她。两小时半后飞机降落江北机场,朋友梅惠子来接,江北机场到她长江南岸老家还有七公里半,抵达后还要经过一片臭气熏天的贫民窟,再爬一段石阶,她要回去的家在六号院子。


到家了,但六号院子的空坝已摆了一口灵柩在百花之中,"还不快些给妈跪下"虹影听见三哥厉声一喝,她吓得一下双膝落地,接着开始叩头……。

读过虹影小说的人都无法不记得《饥饿的女儿》。那是她十八岁前的人生,十八岁的她带着贫民窟的印记离开了长江南岸的家,那一年她知晓了自己的身世,也见到了生父……她是母亲和另一个男人生下的孩子,这个秘密全家人皆知唯独她。眼盲的养父接纳她,而母亲,她隐隐觉得母亲是恨她的,至于哥哥姐姐待她,彷佛她是家里一个多余的存在。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November 14, 2009 05:25

November 5, 2009

虹影:今天,我要把自己送上审判台!



虹影:今天,我要把自己送上审判台!


 
  虹影认为,一切悲剧的因缘,都在于她私生女的身份。

  独家专访披露《好儿女花》背后的心路历程 

  因为新书《好儿女花》,虹影再一次进入媒体视野。 

  这个惊世骇俗、特立独行的重庆女子,在这部称作《饥饿的女儿》续集的小说中,记述了"我"婚姻崩溃的内情,并且毫不留情解开家族隐秘的历史。虹影说,这不仅代表自己的声音,也是所有经历过迫害、贫穷磨难在消费社会中普通女性的声音。 

  真实往往是残酷的。书中,"我"一层层揭露母亲身上的谜团:母亲的爱情、婚姻以及苦难的晚年生活。也一步步解开自己婚姻的谜:前夫的花心,自己
和小姐姐"二女侍一夫",以及和现任丈夫的结合……虹影用真实的笔触毫不留情地描述家人们为生存而扭曲的人性,各自隐藏着的不堪回首、难以启齿的过去。 

  而将这一切公之于世,在虹影看来,是一场艰难的自我救赎。 

  "我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我把这些不堪回首的过去写下来,就是要把自己送上审判台!"虹影说,"因为一切的悲剧因缘都在于我,在于我的私生女身份,在于我隐藏在血脉深处的原罪!" 

  span

 •  0 comments  •  flag
Share on Twitter
Published on November 05, 2009 03:25

Hong Ying's Blog

Hong Ying
Hong Ying isn't a Goodreads Author (yet), but they do have a blog, so here are some recent posts imported from their feed.
Follow Hong Ying's blog with rss.